十年湖海厌狂游,长说仙家景致幽。
阴洞雨龙眠白石,古坛风鹤语清秋。
青枫化客深林静,丹鼎成虹瑞气浮。
遥想吹箫明月夜,群仙应已下沧州。
误解兰缨下彩峰,十年飘泊厌西东。
秋风楚塞尘随马,夜雨吴江浪打篷。
旅邸寂寥芳岁换,仙游烂熳几时同。
罗浮此日南薰转,无数漫山荔子红。
诗句释义及翻译
- 十年湖海厌狂游:描述诗人在过去的十年里,厌倦了湖海之间的狂放不羁的生活。
- 湖海:这里指代广阔的湖泊和海洋。
- 厌:厌倦,不再喜欢。
- 狂游:放纵的游玩。
- 长说仙家景致幽:常谈论神仙居住的地方景色非常幽静。
- 仙家: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或境界。
- 景致幽:景色非常幽静。
- 阴洞雨龙眠白石:在山洞内,雨滴落在白石上,如同一条龙在休息。
- 阴洞:山洞内部阴暗的地方。
- 雨龙眠:像龙一样在雨中休息。
- 白石:白色的石头,可能是指山石。
- 古坛风鹤语清秋:古老的祭坛上,风声和鹤鸣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秋日氛围。
- 古坛:古老的祭坛。
- 风鹤语:风声和鹤鸣。
- 清秋:秋天的气息清新宜人。
- 青枫化客深林静:青枫化作客人,静静地站在深深的树林之中。
- 青枫:青色的枫树。
- 化客:化身为客人。
- 深林静:深林中的环境安静而深沉。
- 丹鼎成虹瑞气浮:使用丹药制成的鼎炉出现彩虹,天空中的祥瑞之气弥漫。
- 丹鼎:用丹药制成的鼎炉。
- 成虹:形成彩虹。
- 瑞气浮:吉祥的气息在空中飘浮。
- 遥想吹箫明月夜:遥想吹奏箫曲于明月之夜的情景。
- 吹箫:吹奏箫。
- 明月夜:明亮的月光下的夜晚。
- 群仙应已下沧州:想象群仙们应该已经来到了沧州(一个地名)。
- 群仙:众多仙人。
- 沧州:地名,可能是一个美丽的仙境。
- 误解兰缨下彩峰:我误把兰花当作彩带,以为是从彩峰上垂下来的样子。
- 误解:错误地理解。
- 兰缨:兰花的丝带。
- 下彩峰:从五彩缤纷的山峰垂下。
- 十年飘泊厌西东:过去十年中,我厌倦了漂泊的生活,不想再往西边或东边去了。
- 飘泊:四处流浪,生活不定。
- 厌:厌倦。
- 西东:东西的方向,泛指任何地方。
- 秋风楚塞尘随马:秋天的风吹过楚国边境,尘土随风飘扬,仿佛是马儿奔跑时扬起的尘土。
- 楚塞:楚国的边界。
- 秋风:秋天的风。
- 尘随马:尘土随着马的奔跑而飞扬。
- 夜雨吴江浪打篷:夜晚的雨点打在吴江的江面上,激起了波浪拍打着船篷。
- 吴江:吴国的江河,特指吴江。
- 浪打篷:波浪拍打着船篷。
- 旅邸寂寥芳岁换:旅居之处显得格外寂静,岁月也在不知不觉中更替。
- 旅邸:旅行时所住的客栈或住处。
- 寂寥:孤单寂寞。
- 芳岁换:美好的年华正在悄然流逝。
- 仙游烂熳几时同:我在仙界漫游,享受着无尽的欢乐,不知何时才能与你们再次相聚。
- **仙游」:在仙界漫游。
- 烂熳:形容快乐、无忧无虑的状态。
- 几时同: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和你相聚?
- 罗浮此日南薰转:今日来到罗浮山,感受到了南方温暖的春风开始转变。
- 罗浮山:位于今天的广东省,古代被称为罗浮山,有许多著名的景点。
- 南薰转:南方的暖风开始转变季节。
- 无数漫山荔子红:漫山遍野的荔枝树上挂满了红色的荔枝,美丽极了。
荔子红:红色的荔枝。
这里可能是在描述荔枝成熟的美丽景象。
译文
十年间我厌倦了江湖间的狂放不羁,一直梦想着能到神仙居住的地方去感受那幽静的境界。山洞里的雨水滴落在白色的石头上,好似一条龙在休息;古老的祭坛上,风吹动鹤鸣的声音,创造出宁静的秋日氛围。青枫化为客人,静静地站在深深的树林中;使用丹药制成的鼎炉出现彩虹,天空中的祥瑞之气弥漫。遥想吹奏箫曲于明月之夜,群仙应已经来到了美丽的沧州;误将兰花的丝带当作是彩色山峰垂下的样子。过去的十年里,我厌倦了漂泊的生活,不想再往西边或东边去了;秋天的风吹过楚国边境,尘土随风飘扬,仿佛是马儿奔跑时扬起的尘土;夜晚的雨点打在吴江的江面上,激起了波浪拍打着船篷;旅居之处显得格外寂静,岁月也在不知不觉中更替;我沉醉在仙游的欢乐中,不知何时才能与你们再次相聚;今日来到罗浮山,感受到了南方温暖的春风开始转变;漫山遍野的荔枝树上挂满了红色的荔枝,美丽极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诗以山水、自然、仙人等元素为背景,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世界。诗人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描绘,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的感悟,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