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蒹葭八月秋,征鸿又作稻粱谋。
一群嘹呖相呼处,多在萍荒浅水洲。
【注释】
征鸿图:即《秋雁》诗。征鸿,大雁,泛指秋天南去的候鸟。
蒹葭(jiān jiā):初生的芦苇。八月秋:农历七月,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也是草木凋零、水土流失的季节。
稻粱谋:稻子与豆子,都是古代人民的主要食粮,这里比喻生活。
一群:指成群的雁。多在萍荒浅水洲:指雁群多栖息于浮水植物繁盛的浅水湖泊或沼泽地带。
【赏析】
此诗写秋季候鸟迁徙的情景。诗人抓住了候鸟“又作稻梁谋”的特点,以“征鸿图”为题,形象地描绘了候鸟迁徙的壮丽图景。
首句写白露以后,蒹葭开始发新叶;到了八月,天气渐凉,候鸟又开始向南飞去,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南迁之旅。这一句从时间上交代了候鸟迁徙的时间。第二句描写候鸟南飞时的情景,它们结队飞行,发出阵阵叫声。第三句写候鸟在迁徙途中的栖息地,大多栖息在浮水植物繁盛的浅水湖泊或沼泽地带。最后一句写候鸟在迁徙途中的生活,它们吃稻谷和豆类等食物,过着艰苦而充实的生活。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候鸟南飞时的气势磅礴,以及在迁徙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同时,诗人通过对候鸟在迁徙途中栖息地的描述,表现了候鸟坚韧不拔的生存精神。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