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空虚也可量,虚空比恨恨还长;
银花宝钿金星尺,认得纤纤十指香。
【注释】
《绮疏遗恨》之尺:指一种用来测量距离的尺,也用来比喻人的身体。
佛说空虚也可量,虚空比恨恨还长:佛教认为一切皆有因缘,因此有“因果”之说,而“因果”是无穷无尽的,所以用虚空来比喻人的恨,表示怨恨是无穷无尽的。
银花宝钿金星尺,认得纤纤十指香:这里以“银花”、“宝钿”等物来比喻女子手指上的美丽。
【赏析】
此诗为咏物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女子的手指之美,表达了对女子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句“佛说空虚也可量”,诗人以佛教虚无缥缈的教义为引,将“恨”和“虚空”相提并论。这里的“虚空”并非指客观存在的物理空间,而是比喻心中的无尽仇恨,表达出对女子怨恨的深刻理解。
第二句“虚空比恨恨还长”,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恨”的无限性,使得“虚空”与“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里的“恨”已经超越了物质层面,成为一种精神层面上的痛苦,这种痛苦是无法用任何物质来衡量的。
第三句“银花宝钿金星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手指的美丽。这里的“银花”、“宝钿”都是女子手指的装饰品,代表着她们的美丽和优雅。而“金星尺”则象征着女子纤细修长的手指,让人联想到她们的温柔和柔美。
最后一句“认得纤纤十指香”,诗人通过对女子手指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她们深深的眷恋之情。这里的“纤纤十指”指的是女子手指的柔美,而“香”则是对女子身上散发出的美好气息的形容,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使诗歌更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