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派出西江水,父祖宦游千万里。
即今寄籍居溟南,不尚豪华尚诗礼。
青年风采玉雪肤,江山览遍来姑苏。
炫奇岂□宝奇货,贳酒何曾交酒徒。
吴趋坊里南州老,龙钟日把蓬门扫。
家僮忽报车马来,荆州识后心倾倒。
月□煮坐留片时,袖出巨卷求声诗。
江山清趣富题咏,浅薄愧乏琼瑶词。
多君清淑种来久,瑞凤祥麟世稀有。
男儿自古志四方,传得香名满人口。
天风猎猎吹彩旌,剑佩三尺苍龙精。
才高莫继子长述,献策好去登蓬瀛。
这首诗是刘氏写给友人的,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友人的才华和品行,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敬意。
第一句”刘君派出西江水”,描述了刘氏派遣西江水流送友人的情景。西江水代表了友情和离别,同时也暗示了刘氏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第二句”父祖宦游千万里”,描绘了刘氏家族世代为官,宦游万里的情况。这反映了刘氏家族的荣耀和地位,也表达了他们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第三句”即今寄籍居溟南,不尚豪华尚诗礼”,描述现在刘氏在南海(今广州)定居,他并不追求奢华的生活,而是崇尚诗礼之德。这表明了刘氏的高尚品格和人生态度。
第四句”青年风采玉雪肤”,形容友人的英俊潇洒,如玉如雪。这描绘了友人的外貌特征,同时也表达了刘氏对其青春活力的欣赏。
接下来的句子”江山览遍来姑苏”,描绘了友人游览名胜古迹的经历,从苏州到各地的山川湖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反映了友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向往。
第五句”炫奇岂□宝奇货”,表达的是友人虽然才华横溢,但却不被世人所重视,就像珍宝一样被埋没。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的偏见和不公。
第六句”贳酒何曾交酒徒”,意思是说虽然友人喜欢饮酒,但他从不与酒徒为伍,保持自己清高的品质。这表达了刘氏对友人性格特点的认识和朋友之间的友谊。
第七句”吴趋坊里南州老”,描述的是友人年迈的容颜和在南方地区的生活。这反映了友人的长寿和对家乡的眷恋。
第八句”龙钟日把蓬门扫”,描绘了友人年老体衰,却依然勤劳的身影。这表达了刘氏对友人坚韧品质的赞赏。
第九句”家僮忽报车马来”,描写了友人突然来访的情景,给刘氏带来了惊喜和喜悦。这也表达了刘氏对友人深厚的情谊。
第十句”荆州识后心倾倒”,描述了友人到来后,刘氏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甚至有些倾倒。这体现了刘氏对友人的极高评价。
第十一句”月□煮坐留片时”,描绘了友人来访时,刘氏在月光下静坐等待的场景。这表达了刘氏对友人到来的期待和欢迎。
第十二句”袖出巨卷求声诗”,描绘了友人拿出一卷诗歌让刘氏鉴赏的情景。这说明了友人对诗歌艺术的精通和造诣。
第十三句”江山清趣富题咏”,描述了友人游览山水时的美景和情趣,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这表达了友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第十四句”浅薄愧乏琼瑶词”,表达了刘氏对自己诗词创作的自谦和惭愧。这反映了刘氏对自己的作品有一定的自信,但同时也承认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第十五句”多君清淑种来久”,强调了友人的品德和修养来自久远的家庭背景。这体现了刘氏对友人人品的认可和尊重。
第十六句”瑞凤祥麟世稀有”,赞美了友人具有非凡的才华和品质,如同凤凰和麒麟这样的吉祥之物一样罕见。这表达了刘氏对友人的高度评价。
第十七句”男儿自古志四方”,强调了自古以来,男子都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这表达了刘氏对友人性格特点的认可和赞赏。
第十八句”传得香名满人口”,意味着友人的优秀品质和成就已经广为人知,家喻户晓。这表达了刘氏对友人名声的肯定和赞扬。
第十九句”天风猎猎吹彩旌”,描绘了友人在风中飘扬的旗帜,象征着英勇和豪放。这表达了刘氏对友人性格特点的赞美和敬佩。
第二十句”剑佩三尺苍龙精”,描述了友人手持剑佩的形象,象征着英勇和忠诚。这表达了刘氏对友人人格特质的认同和尊敬。
第二十一句”才高莫继子长述”,意味着友人才能出众,不必效仿古代文学家司马迁那样去撰写《史记》。这表达了刘氏对友人个性特点的赞赏和鼓励。
第二十二句”献策好去登蓬瀛”,描绘了友人愿意为国家建言献策,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表达了刘氏对友人事业成功的祝愿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