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到嵩台是岁除,乡人一见胜家书。
绸缪已𢬵三更醉,又复联床话故庐。

【注释】

甲寅:即公元1354年。石龙:今广东广州。会城:指广州,古称“番禺”“越台”,为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嵩台:在广东南海县西南。岁除:除夕。乡人:指作者的同乡。胜家:即胜子,指胜子之妻。绸缪:绸缪酒壶,喻言饮酒。𢬵(zhú):盛酒器。联床:并床共卧。

【赏析】

此诗作于元至正十一年(1354)除夕夜,时作者自广东石龙赴广州途中,宿于其同乡胜子家。诗人以简炼的语言,记叙了与同乡朋友欢聚畅谈的愉快情景。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质朴自然而又富有韵味,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首句开门见山地指出了时间是除夕之夜,地点是石龙到番禺的途中。第二句则进一步描绘出一幅亲切温馨的画面:当船行到嵩台时,已是除夕之夜,而此时,远在他乡的胜子一家正在迎接新年的到来,他们收到从家乡来的家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句中,“乡”字一语双关,既写出自己远离故乡,又是说胜子一家人也远离故乡。第三句写自己与胜子一家欢聚的场景,他们早已准备酒菜,三更半夜还在畅饮,又一起围坐谈心。“𢬵”为盛酒器,“三更”指深夜。“又复联床话故庐”中的“故庐”,指胜子家的茅舍。这一句中,“复”字用得极为巧妙,不仅写出了与故人久别重逢的喜悦心情,而且还暗示出此次相聚将是一个长时期的事情,表达了对未来相聚时光的珍惜之情。

此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风格朴实无华,却又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特别是对人物性格的刻画,真实生动,感人肺腑,使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