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学二王书,常在少壮日。
终年应人求,运腕不停笔。
兹以目病辞,方始得就逸。
书以大道言,何足尽称述。

翻译:我学习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经常在年少壮年时。

一生应人求索,运笔不停手。

如今因病辞官,才得清闲自在。

书法以大道之言,怎能全部述说?

注释:二王,指王羲之和王献之。书,指书法。少壮日,年轻时。应人求,指应付别人的要求。兹,这。兹以目病辞,因为眼病而辞退官职。兹,这。方始得就逸,这才得清闲自在。兹,这。书以大道言,用大道来说明书法的要义。道,这里指书法的基本原则。

赏析:此诗是诗人晚年因病辞去官职后所作,表达了他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淡泊之情。

首句“予学二王书”,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曾努力学习过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二王,指的是王羲之和王献之,他们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而闻名于世。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这两位大师的敬仰之情。

中间两句“常在少壮日,终年应人求”,诗人回忆了自己早年学习书法的情况。少壮日,即年轻的时候,那时他常常沉浸在书法艺术的世界中,不断追求技艺的提高。应人求,意味着他为了应对各种人的请求,不得不不断地书写。这里的“应人求”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对于名利的追求。

最后两句“兹以目病辞,方始得就逸”,诗人表达了因疾病而辞去职务的原因。目病,即视力问题,可能是由于长期书写导致的眼部疲劳或疾病。辞,辞职。方始得就逸,意思是只有在因病辞去官职后,他才有机会过上清闲自在的生活。这里的“方始得就逸”反映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清闲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书以大道言,何足尽称述”,诗人总结了自己的书法心得。大道,指书法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认为书法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追求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的方式。这里的“何足尽称述”意味着他的书法成就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仍有很多可以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自己学习书法经历的回忆和感慨,表达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对官场生活的淡泊以及对清闲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即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提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