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石为桥数百春,恍疑乌鹊驾河津。
尘中车马经行古,舆上规模制作新。
得意共称题柱客,怜才谁识授书人。
清宵惟有桓伊笛,三弄梅花月下频。
诗句输出:
垒石为桥数百春,恍疑乌鹊驾河津
译文输出:
垒起的石头作为桥梁,经历了数百个春秋,仿佛是乌鸦在河面上飞翔。
注释说明:
- 垒石为桥:指用石头砌成的桥梁。
- 数百春:形容时间之长,经过了许多个春秋。
- 恍疑乌鹊:形容感觉像是看到乌鸦在飞,但实际上可能是其他原因。
- 乌鹊驾河津:传说中,乌和鹊是两种鸟类,它们常在河面上飞翔,这里可能用来形容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观或者某种错觉。
诗句输出:
尘中车马经行古,舆上规模制作新
译文输出:
尘埃中穿梭的车马历经久远,而车上的设施却显得崭新无比。
注释说明:
- 尘中车马经行古:指尘土中行驶的车辆和马匹历经了很长时间,已经变得古老。
- 舆上规模制作新:车上的设施设计得非常精巧,给人以全新的感觉。
诗句输出:
得意共称题柱客,怜才谁识授书人
译文输出:
那些能够找到机会施展自己才华的人被赞誉为“题柱客”,而那些有才华却无人赏识的人才被称之为“授书人”。
注释说明:
- 得意共称题柱客:意指那些能够抓住机会、得到认可的人被称为“题柱客”,这里的“题柱”指的是在柱子上刻字或题词,比喻找到合适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
- 怜才谁识授书人:意指那些有着卓越才能却被埋没的人被称为“授书人”,这里的“授书”指的是传授知识,比喻有才华但未得到应有的赏识。
诗句输出:
清宵惟有桓伊笛,三弄梅花月下频
译文输出:
在清冷的夜晚,唯有桓伊吹奏的笛子声最为动听,它在月光下反复地奏响。
注释说明:
- 清宵:指清幽宁静的夜晚。
- 桓伊:古代著名音乐家,此处借指吹笛子的人。
- 三弄:古代乐器演奏技巧之一,指的是重复演奏三次。
- 梅花:这里指代的是冬天里盛开的梅花,象征着纯洁和坚韧。
赏析输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欣赏着月光下的梅花,听着远处传来的桓伊笛声。诗中的每个字都充满了情感,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