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川郡楼一登览,好风东来吹酒醒。
数里已分吴楚地,百年如寄短长亭。
凤凰远举梧桐老,燕雀生成桑柘青。
虚名得失何足论,更尽沙头双玉瓶。
【解析】
此诗为登郡楼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首联“桐川郡楼一登览”,点明题旨。诗人登上郡楼,放眼四顾,看到吴楚之地已分,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吟出了“好风东来吹酒醒”的句子。这里既点出登高临眺的地点,也写出了登临时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
颔联“数里已分吴楚地,百年如寄短长亭。”写郡楼所望,以小见大,以实观虚。这两句诗中,诗人运用比喻,把郡楼所望与人生相比。他看到了眼前数百里的地方,已经分成东西两部分了;人生在世,不过像驿站一样,过客匆匆,转瞬间便到了生命的终点。这一联,既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又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感慨。
颈联“凤凰远举梧桐老,燕雀生成桑柘青。”写郡楼所望,以小见大,以实观虚。前句是说:凤凰高飞远去,使梧桐树显得更加衰老。这里用凤凰喻指那些有抱负、有作为的人,借以抒发自己对那些有志之士离去后的惆怅之情;后句是说:燕子麻雀生儿育女,却使桑树长出了青色的叶子。这里用燕子麻雀喻指平庸无奇的庸人。通过这两个意象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自己与平庸无奇的庸人的鲜明区别。
尾联“虚名得失何足论,更尽沙头双玉瓶。”意思是:那些虚名浮利有什么可留恋的呢?不如尽情痛饮,直到喝干沙头上那两个玉瓶里的美酒。诗人面对人生的短暂,发出人生短暂,虚名浮利不值得留恋的感慨;但诗人并不因此而消沉,相反,他反而发出“更尽沙头双玉瓶”的畅怀之语,表现了诗人豪迈洒脱的性格特征。
【答案】
登郡楼
桐川郡楼一登览,好风东来吹酒醒。
数里已分吴楚地,百年如寄短长亭。
凤凰远举梧桐老,燕雀生成桑柘青。
虚名得失何足论,更尽沙头双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