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小筑西郊外,孔杜风流尚未隳。
岂但山灵回俗驾,还因录事寄新诗。
柳塘飞燕穿书幌,花墅啼莺近酒卮。
从此门前多辙迹,老翁莫厌客频来。
草堂小筑在西郊,孔杜风流尚未衰。
岂止山灵回俗驾,还因录事寄新诗。
注释: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草堂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柳塘飞燕穿书幌,花墅啼莺近酒卮。
注释:在美丽的草堂中,燕子飞过柳树池塘,穿过书幌;莺鸟在花园中鸣叫,靠近酒杯。这里的“书幌”指的是悬挂在门旁的书卷,而“酒卮”则是指盛酒的器皿。这些自然景物与文人墨客的活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从此门前多辙迹,老翁莫厌客频来。
注释:从这扇门前开始,道路上留下了众多车辆的痕迹,老翁们不要嫌弃客人频繁地来访。这里的“辙迹”指的是车轮留下的轨迹,而“老翁”则是指年老的人。诗人用“门前多辙迹”来形容草堂的人气旺盛,而“莫厌客频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和客人的欢迎之情。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草堂内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画卷。诗人以草堂为背景,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他们常常喜欢在草堂中饮酒赏景,结交知己,享受悠闲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