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丈青莲朵朵开,毗卢高阁独崔嵬。
欲看山势连天远,已见河流带雨来。
宫树阴浓秋未落,塞鸿声断晚尤哀。
烽烟直北何时息,处处关门鼓角催。

诗句:

  1. 上报国寺毗卢阁
  2. 十丈青莲朵朵开,毗卢高阁独崔嵬。
  3. 欲看山势连天远,已见河流带雨来。
  4. 宫树阴浓秋未落,塞鸿声断晚尤哀。
  5. 烽烟直北何时息,处处关门鼓角催。

译文:

  1. 登上了报国寺的毗卢阁
  2. 十丈高的荷花盛开,毗卢阁显得格外高大。
  3. 想要看到山峦连绵,远远望去就像连接天空一样。
  4. 河流已经带起雨点,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5. 宫殿的树木荫蔽浓厚,但秋天还未完全离去。
  6. 塞外的大雁声断人肠,傍晚时分尤其凄凉。
  7. 烽火已经烧到北方,何时才能平息战事?
  8. 四处的关口和军营都响起了战鼓和号角,催促着士兵们出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报国寺毗卢阁所看到的景色以及心中的感慨。首句“上报国寺毗卢阁”,直接点明了诗题和地点,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背景。接着,诗人以“十丈青莲朵朵开,毗卢高阁独崔嵬”开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毗卢阁的雄伟壮观和周围的自然环境。

第二句“欲看山势连天远,已见河流带雨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这里的“山势连天远”描绘了山脉的壮阔,而“河流带雨来”则暗示了天气的变化,给人以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感受。

接下来的四句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进一步描绘了毗卢阁周边的自然景象。如“宫树阴浓秋未落”,描述了宫殿周围的树木茂密、郁郁葱葱,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而“塞鸿声断晚尤哀”,则通过塞外大雁的叫声,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这些描述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最后两句“烽烟直北何时息,处处关门鼓角催”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紧张和不安。这里的“烽烟直北”意味着战火连绵不断,而“关门鼓角催”则揭示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虽然诗人在此处没有直接表达对战争的看法,但从他所描述的环境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

这首诗通过对毗卢阁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诗人还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