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新婉娈,麦陇渐柔丰。
闪日云光薄,翻空旆影红。
马嘶不见鬣,毂响但闻风。
恰为青山去,青山尘雾中。
【解析】
“柳条新婉娈,麦陇渐柔丰”意思是:杨柳的枝条又细又长,麦田的垄上渐渐变得丰美。“婉娈”是柔顺的样子。“柔丰”,指麦子长得茂盛丰盈。
“闪日云光薄,翻空旆影红”意思是:太阳光在薄薄的云朵里闪烁,天边旗杆上的大红旗帜像火一样耀眼。“麾”是古代军旗。
“马嘶不见鬣,毂响但闻风”意思是:马儿发出长嘶声却看不见它那长长的鬃毛,车轮转动时只听到阵阵风声。“鬣”,这里指马的鬃毛。
“恰为青山去,青山尘雾中”意思是:恰好向着青山而去,青山在烟雾缭绕之中。
【赏析】
《昌平道中》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绝。全诗描写了作者在春天的昌平途中所见到的美景。首联写春景,颔联写夏色,颈联写秋意,尾联写冬景。诗中的意象丰富,色彩鲜明,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四季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中有这样一句话:“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话与本诗中的“恰为青山去”相呼应,都是描绘自然景观。王之涣的这首诗通过描绘壮美秀丽的自然景色,热情歌颂了大自然的宏伟壮丽和丰富多彩。本诗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昌平道上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本诗采用了平仄相对的格律,四句一押,每句七个字,韵脚分别为“宛”“丰”“红”“中”。这种格式在唐代诗歌中较为常见,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抒发自己的思想。
本诗的语言简练、明快,用词恰当、准确。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四季之美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同时,本诗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