瞥眼花成实,惊心鸟作桥。
婆娑巫觋笑,斋沐老僧朝。
薄月疏烟竹,回风怒水条。
馀生施静峤,转觉世途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全诗共八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瞥眼花成实,惊心鸟作桥。
- “瞥眼”形容花朵迅速绽放的样子,“花成实”指的是花朵在瞬间变成了果实。“惊心”则形容看到鸟儿飞翔时那种震撼人心的景象,仿佛鸟儿在空中搭建了一座桥梁。
- 注释: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花朵迅速绽放变为果实,鸟儿飞翔如同搭建桥梁,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 婆娑巫觋笑,斋沐老僧朝。
- “婆娑”形容人跳舞的样子,这里指代巫觋(古代祭祀时的巫师)欢快地舞蹈。“斋沐”指的是沐浴更衣,准备进行宗教活动。
- 注释: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场景,巫觋们欢快地舞蹈,老僧们在进行宗教仪式前的准备工作。
- 薄月疏烟竹,回风怒水条。
- “薄月”指的是月亮明亮但不太圆,“疏烟竹”描绘了月光下竹子的轮廓。“回风怒水条”则形容风势猛烈如怒,水波荡漾。
- 注释: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有动感的画面,月光下竹子的影子清晰可见,风吹过水面激起层层波浪。
- 馀生施静峤,转觉世途遥。
- “馀生”指的是剩余的时间或生命,“施静峤”意味着在余生中要有所作为或留下印记。“转觉世途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感慨,觉得路途遥远,充满未知。
-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感慨。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动作,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意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果、鸟桥等自然景观,以及巫觋、老僧等人物形象,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哲理性,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深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