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学得一无成,倦即抛书饱即行。
渐老始知穷本草,多闲方喜读渊明。
东家流水倾庄买,西角丛梢绕屋生。
拟与乐天为近舍,借他歌板佐莺声。
【注释】
学得一无成:指学问上毫无成就。
倦:疲倦,懈怠。
穷本草:即穷其本源,深究事物的根本道理。
东家:这里泛指邻居的人家;流水:指水声,也暗指流水般潺潺流淌的岁月。
拟与乐天为近舍:拟和白居易一样住在近郊。
乐天:白居易的号。
借他歌板佐莺声:用他的乐器伴奏,使莺鸟鸣唱的声音更加悦耳动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首联“白头学得一无成,倦即抛书饱即行”两句写自己的读书学习经历。作者说,到老时才悟出,读书要读出真知,而自己却始终没有获得什么真知。因此,一旦感到疲倦便放下书本,一旦觉得吃足了便马上出发。这两句诗既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的特点,又表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颔联“渐老始知穷本草,多闲方喜读渊明”两句则从反面说明了作者的读书经历和人生感悟。在逐渐衰老的时候才意识到要深究事物的根本道理,而在闲暇无事的时候才能喜欢读陶渊明的诗。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作者对陶渊明的崇敬之情,又反映了作者在读书方面的追求和体会。颈联“东家流水倾庄买,西角丛梢绕屋生”两句则以生动的景物描绘来衬托作者的读书环境。作者说,东家流水潺潺地流入村庄,西面的树梢上挂满了丛生的树叶,这样的读书环境多么美好啊!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又表明了作者在读书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快乐。尾联“拟与乐天为近舍,借他歌板佐莺声”两句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作者说,自己想要像白居易一样住在近郊,以便经常听到莺鸟的歌声。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作者的志趣和理想,又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此诗是作者晚年之作。前四句写自己在读书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情况和感受。开头一句说自己年纪老了才学到一点东西,但很快就厌倦了学习,于是扔下书就走了。接着又说,一旦觉得自己吃得很饱,就会马上出发去干别的事情。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自己年迈体弱的状况,又表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认真态度。中间两句写自己到了老年才开始认识到做学问要深究事物的根本道理,只有在空闲时间才能读陶渊明的书。这两句诗既表明了自己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习的认真,又表现了自己的谦虚和自谦。后四句主要写自己所处的读书环境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的感受。其中第三句写自己所处的读书环境,即周围有流水潺潺的声音和树木丛生的环境。第四句则是对这种环境的具体描写,既表现出了环境的优美,也表现了作者在读书时的愉悦心情。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结语,也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和升华。在这里,说自己准备像白居易一样住在靠近田野的地方,以便经常听到莺鸟的歌声。这两句既是对自己未来的设想和期待,又是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