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伴他乡亦未稀,开樽得月共相依。
程途过半方知远,秋色平分倍觉辉。
醉里顿忘身是客,醒来惟有露沾衣。
独嫌夜静南枝鹊,不逐游人向北飞。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酒伴他乡亦未稀”:虽然我身在异乡,但有酒相伴,并不觉得孤单。
- “开樽得月共相依”:举杯饮酒时,月亮也陪伴在我们身边。
- “程途过半方知远”:随着旅程的进行,我逐渐意识到家乡的距离是那么遥远。
- “秋色平分倍觉辉”:秋天的色彩在天空中平分时,显得格外明亮。
- “醉里顿忘身是客”:在醉意中,我忘记了自己是一个过客,只感受到了与友人在一起的快乐。
- “醒来惟有露沾衣”:当酒醒后,我只看到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 “独嫌夜静南枝鹊”:我不喜欢夜晚安静的时候,因为那时会看见喜鹊飞向南枝。
- “不逐游人向北飞”:喜鹊不喜欢跟随游客一起向北飞去,而是选择留在南方。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佳节与亲朋好友相聚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饮酒赏月、旅途中的孤独感、对故乡的思念等细节,表达了对家人和朋友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评析:
此诗为明代袁臂所作,以中秋佳节为背景,通过饮酒赏月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酒伴他乡亦未稀”、“程途过半方知远”等,使诗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感动。
写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明朝时期,具体时间不详。根据诗中的内容和风格特点,可以推测这可能是袁臂在某个中秋节与亲朋好友相聚时所创作的。当时的文人墨客喜欢在诗词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中秋佳节则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最佳时机之一。因此,这首诗可能是袁臂在中秋佳节期间,与亲朋好友共同度过美好时光时所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