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役戒晨征,春入湘西路。
方停永丰节,忽返黄茆驭。
道有荷薪者,相惊问何故。
岂急苍生病,岂勤紫芝晤。
使君自有真,劳劳非所悟。
语终忽我辞,飘飘若鸿翥。
因之念故人,伐木鸟声数。
感慨思其言,似知出与处。
回首欲叩之,夜雨鸣空树。

永丰道中次雨泉使君韵于役戒晨征,春入湘西路。

方停永丰节,忽返黄茆驭。

道有荷薪者,相惊问何故。

岂急苍生病,岂勤紫芝晤。

使君自有真,劳劳非所悟。

语终忽我辞,飘飘若鸿翥。

因之念故人,伐木鸟声数。

感慨思其言,似知出与处。

回首欲叩之,夜雨鸣空树。

注释:

  • 于役戒晨征:忙于服役的早晨出发。
  • 春入湘西路:春天来到了湘西的道路。
  • 方停永丰节:刚刚结束永丰节的事。
  • 忽返黄茆驭:忽然返回到黄茆路。
  • 道有荷薪者:路上有个拿着柴草的人。
  • 相惊问何故:互相惊讶着问是什么原因。
  • 岂急苍生病:哪里是因为急于救治苍生而劳累?
  • 岂勤紫芝晤:哪里是因为勤于求取紫芝而见面?
  • 使君自有真:你自有真正的品质和智慧。
  • 劳劳非所悟:忙碌劳累并不是理解事物的关键。
  • 语终忽我辞:话语结束后突然离开了。
  • 飘飘若鸿翥:飘荡的样子好像大雁在飞翔。
  • 因之念故人:因此思念着老朋友。
  • 伐木鸟声数:砍伐树木时鸟儿的声音。
  • 感慨思其言:感慨并思考着他的话。
  • 似知出与处:似乎明白他的出处和处境。
  • 回首欲叩之:回首想要询问他。
  • 夜雨鸣空树:夜晚的雨声响彻空旷的树木之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途中遇到一位老者,与之对话并受到启发后所作诗篇,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和人性的理解。

首句“于役戒晨征”描述了诗人因为公务而早起出发的场景,暗示了旅途的辛苦和对时间的珍惜。第二句“春入湘西路”则转换了场景,由早行转为春天的景色,增添了一丝生机与希望。第三句“方停永丰节”和第四句“忽返黄茆驭”则是时间和地点的对比,反映了诗人旅途中的意外变化,同时也展示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第五至八句通过“道有荷薪者”、“相惊问何故”、“岂急苍生病”、“岂勤紫芝晤”等对话形式展现了诗人与老者之间的交流。他们的对话不仅揭示了彼此对生活态度的不同见解,也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悟与成长。

第九至十二句“使君自有真”、“劳劳非所悟”、“语终忽我辞”、“飘飘若鸿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的领悟和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入理解。其中“语终忽我辞”和“飘飘若鸿翥”更形象地描绘了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诗意境界。

最后两句“因之念故人”、“回首欲叩之”和“夜雨鸣空树”则将话题转向了诗人与故人的关联,以及他对未来的思考和期待。这种结尾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也预示了他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和决心。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偶遇老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人性以及人生哲学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它不仅是一首抒发情感的诗篇,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