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叶飘萧谢故林,朱殷相亚粤江浔。
秾侵汉苑春无价,香散隋宫烬未沉。
火齐岂应夸合浦,丹砂何意遍邕岑。
晴烟乍报仓庚啭,共道洪炉解铸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和徐巢友咏木棉花》的原文。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以及注释:
宿叶飘萧谢故林,朱殷相亚粤江浔。(1)
译文:昨夜的叶子已经飘落,离开了旧林,像红色的太阳一样照耀在粤江之滨。
注释:宿叶——昨夜的叶子;飘萧——形容树叶纷纷落下的样子;谢——离去、离开;故林——旧林地;朱殷——红色;相亚——照耀;粤江——指广东的珠江;浔(xún)——水边、岸边。
赏析:首句描绘了一幅秋叶纷飞的宁静画面,落叶归根象征着生命的结束和循环。”朱殷”则形象地表达了阳光下树叶的颜色变化,既有火红也有殷红,暗示着生机与活力的流逝。
秾侵汉苑春无价,香散隋宫烬未沉。(2)
译文:浓密的枝叶已经伸入汉苑之中,春天的气息仿佛无价之宝,但香气却已随风散落在隋宫的废墟之上。
注释:秾(nóng)——浓密;汉苑——汉朝的园林;春无价——象征春天的气息珍贵无比;隋宫——指隋朝的皇宫;烬(jìn)——灰烬;沉——消散。
赏析:第二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短暂与无常。虽然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如春风、花香等都是宝贵的,但它们最终都会随时间消逝,只留下痕迹和记忆。
火齐岂应夸合浦,丹砂何意遍邕岑。(3)
译文:难道火齐石和丹砂能够炫耀于合浦吗?它们怎么会遍布在邕宁山区呢?
注释:火齐——即“火齐珠”,古代传说中一种发光的石头;合浦——古郡名,现为广西北海市的一个县级市,有海产珍奇之称;丹砂——即朱砂,一种矿物颜料;邕宁——古郡名,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赏析:第三句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一种对于珍稀之物价值的怀疑,认为这些宝石的价值无法与普通的自然景观相比。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的一种感慨,即世间万物各有其价值,不应过分追求物质的奢华和外在的荣耀。
晴烟乍报仓庚啭,共道洪炉解铸金。(4)
译文:突然传来晴朗的烟雾,听到仓庚鸟儿欢快地歌唱,我们不禁赞叹那些伟大的冶炼家们能将金属炼成金子。
注释:仓庚(zhōng gēng )——即黄莺,鸣声清脆悦耳;啭(zhuàn)——鸟鸣;洪炉——古代传说中的神炉,用来炼制金银等金属;解铸金——能炼出金子。
赏析: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美好的赞颂以及对古代冶炼技术的崇敬。诗人在这里使用了“晴烟”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与鸟儿的歌唱相得益彰。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技艺高超者的赞美之情。整首诗以咏物寄情,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于古人智慧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