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貔貅一壑中,后人空自说三忠。
每疑木石衔精卫,时向烟波现白虹。
燕市可堪仍履地,海灵谁复断孤篷。
慈元旧殿今芜没,愁杀江门老钓翁。

根据您提供的网页链接,《厓门吊古四首》是明代陈邦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逐一翻译这首诗的每个句子并给出必要的注释:

  1. 百万貔貅一壑中:这句意为“百万貔貅在一壑之中”,形容数量众多的军队或生物聚集在一起。貔貅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勇猛和威严。这里用来形容军队的强大和壮观。

  2. 后人空自说三忠:这句意为“后人空自谈论三位忠臣”,指过去的人只知称赞三位忠诚的大臣,而对其他可能同样值得尊敬的人却视而不见。这里的三忠通常指的是南宋时期的三位忠臣,如陆秀夫、张世杰和陈文龙。他们为了抵抗元朝的侵略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3. 每疑木石衔精卫:这句意为“每次想到木石衔着一只小雀”,用来比喻人们常常将某种精神或行为比作自然界中的坚韧不拔,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不放弃。精卫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女神,她经常被描绘成衔石填海以报复东海的巨浪。这里的比喻表达了对于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

  4. 时向烟波现白虹:这句意为“时常出现在烟雾弥漫的水波中,显现出一条白色的彩虹”。白虹在这里象征着祥瑞和美好的景象,也暗示了希望和重生的主题。

  5. 燕市可堪仍履地:这句意为“燕市这个地方实在难以忍受”,燕市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可能是指一个曾经繁华但现在萧条的地方。这里的表达透露出对过去繁荣时代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不满。

  6. 海灵谁复断孤篷:这句意为“海神谁又能断绝孤零零的船篷?”海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神话角色,常被描述为掌管海洋的神祇。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对海上航行安全的关切,或者对失去依靠的无奈。

《厓门吊古四首》通过对历史人物、自然景象和象征性事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英雄事迹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境遇,诗人抒发了对于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坚持与挣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