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尽匡山际,江通汉水浮。
朝烟生夹岫,夜月识扁舟。
远望多为感,乡心少不愁。
自怜身似苇,朝夕与波求。
【注释】
彭蠡湖:即今江西省鄱阳湖。初入江:开始进入长江。
匡山:在江西南昌市南,为南昌的别称。际:边际、边缘。夹岫:山间云雾。扁舟:小船。朝烟:早晨的烟雾。识:辨认。感:动情、有感触。
自怜:自我怜悯。身似苇:像芦苇一样柔弱易折。朝夕:早晚。与波求:随风飘荡。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谪到江西期间。诗中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首联“湖尽匡山际,江通汉水浮”,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图:湖泊在远方与匡山相接,长江在近前流淌。颔联“朝烟生夹岫,夜月识扁舟”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朝烟和夜月共同见证了诗人的心情变化。颈联“远望多为感,乡心少不愁”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命运的无奈感伤。尾联“自怜身似苇,朝夕与波求”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和处境的无奈接受。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的命运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