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云犹作夏峰奇,急雨衔山过水湄。
长浦斜阳从望失,夹堤流电向襟麾。
丹林绿霭初回互,碧野澄川忽骤驰。
此际孤篷依落叶,萧萧一任晚风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析和赏析。

诗句解释:

  1. 秋云犹作夏峰奇,急雨衔山过水湄。
  • “秋云”指的是秋天的天空中的云彩,“犹作夏峰奇”表示虽然已是秋天,但云的形状仍然奇特,像山峰一样引人注目。
  • “急雨”形容雨来得快而且猛烈。
  • “衔山”形容雨水像是要咬住山峰一样从天空落下。
  • “过水湄”表示雨势如此之大,以至于水流都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了。
  1. 长浦斜阳从望失,夹堤流电向襟麾。
  • “长浦”可能是指宽阔的水道或者湖泊。
  • “斜阳”指的是太阳偏西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从望失”意味着太阳在视野中逐渐消失。
  • “夹堤流电向襟麾”形容雷电交加的场景,雷声如旗帜般在空中飘扬。
  1. 丹林绿霭初回互,碧野澄川忽骤驰。
  • “丹林”可能是指森林被晚霞映照成红色的景象。
  • “绿霭”指的是树木上的雾气,可能是因为雨水使得空气湿润而出现的绿色烟雾。
  • “回互”可能是指这些绿色的雾气相互交织在一起。
  • “澄川”意味着河流清澈透明。
  • “忽骤驰”形容水流快速流动,给人一种迅猛的感觉。
  1. 此际孤篷依落叶,萧萧一任晚风吹。
  • “此际”表明这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或场景。
  • “孤篷”可能是指孤独的船篷,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
  • “依落叶”意味着船篷上挂着的帆被风吹动,像是叶子一样随风飘动。
  • “萧萧”形容风的声音,可能是轻轻的、有节奏的。
  • “一任晚风吹”表明诗人接受了自然的风,任由它吹拂,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

译文:
秋日的天空中,云朵如同夏天的山峰一样奇特,急雨如同要咬住山峰一样从天而降。
长河之上的夕阳逐渐消失在远方,两岸之间闪电划过如同挥舞的旗帜。
丹红色的树林上覆盖着绿色的雾气,相互交织在一起,而广阔的田野上清清的河水忽然急速奔流。
此时此刻,我独自乘坐的小舟倚靠着摇曳的树叶,任由那萧萧的秋风任意吹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雨天的夜晚,诗人在芙蓉山的小屋中遇到一位不知名的客人。客人讲述了他的故事和遭遇,而诗人则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首联写景,以“秋云犹作夏峰奇,急雨衔山过水湄”开篇,描绘了一种与夏天截然不同的秋日景象。接着以“长浦斜阳从望失,夹堤流电向襟麾”进一步展现雨夜的氛围,夕阳、斜阳、闪电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颔联通过“丹林绿霭初回互,碧野澄川忽骤驰”两句,将读者的视线从天际转移到大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与生机。最后一句“此际孤篷依落叶,萧萧一任晚风吹”,更是点明了诗人此刻的心情——随遇而安,享受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秋夜风雨图,诗人的情感与大自然的美景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