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中孤缆一流湾,明月相愁闭远山。
落木疏枝云黯淡,芳汀细草雨潺湲。
独怜团扇因寒置,忽忆浮槎自海还。
何事蟾光终畏客,却教萤火熠离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中秋夜泊界亭村雨望》,全诗如下:
秋中孤缆一流湾,明月相愁闭远山。
落木疏枝云黯淡,芳汀细草雨潺湲。
独怜团扇因寒置,忽忆浮槎自海还。
何事蟾光终畏客,却教萤火熠离颜。
注释:
- 秋中孤缆一流湾:秋天里,一条孤单的船在河湾中停泊。
- 明月相愁闭远山:月亮似乎也在为山中的我忧愁而黯然失色。
- 落木疏枝云黯淡:落叶稀疏的枝条和阴沉的云彩。
- 芳汀细草雨潺湲:芳草覆盖的小洲上,细雨淅沥。
- 独怜团扇因寒置:独自怜惜那把被寒冷搁置已久的团扇。
- 忽忆浮槎自海还:忽然想起那个乘槎船从海上回来的人。
- 何事蟾光终畏客:为什么要让蟾蜍的光畏惧着客人?
- 却教萤火熠离颜:却使萤火虫的光芒闪烁着离开我的面孔。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景色,作者在中秋之夜泊舟村外,遥望远方的山峦和树木,以及细雨中的小洲。诗中使用了许多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例如,“明月相愁闭远山”表达了诗人在月光下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此外,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情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