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随地堪作,人境结庐未喧。
苔径孤宜折屐,荆篱自止高轩。

诗句释义:

  1. 宛在堂中即事: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身处室内,却仿佛置身于堂中。”宛在”是形容事物仿佛存在的样子,”堂中”则是室内,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一种身在异地但心系故乡的情感。
  2. 东山随地堪作:这里的”东山”可能指的是位于某处的一个地名或自然景观,诗人用”随地”来形容无论在哪里都能作为一处风景来欣赏。”堪作”表示足够好,足以成为。
  3. 人境结庐未喧:这句话意味着在人间的任何地方建造住所都不喧闹。”人境”指的是人间,”结庐”指的是建造房屋居住,”未喧”表示没有喧嚣。
  4. 苔径孤宜折屐:苔径通常是指长满青苔的小径,诗人在这里用”孤宜”来形容苔径独自美丽,适合停下来欣赏。”折屐”是一种古代的礼仪,意味着脱下鞋子以便更仔细地观赏。
  5. 荆篱自止高轩:荆篱是用荆条编织的栅栏,这里用来指代简陋的住所,”自止”表示自己能够到达。”高轩”则是指高处的建筑或者居所,诗人用这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的住所并不高大,但足够让人停留。

译文:
我身在堂中却心系故土,东山上的景物随处皆是美景。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处好地方,可以建造小屋而不喧闹。独自走在长满青苔的小径上欣赏它的美丽,脱下鞋子仔细品味每一步。用荆条编织成的简易栅栏就能到达我的住所,虽然不高但我能欣赏到高处的风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堂中、东山、苔径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宛在堂中即事”以堂中为起点,表达了诗人虽身在他乡,但心仍牵挂着故土的情感。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东山、苔径、荆篱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