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招舟子笠蓑蒙,踯躅溇沙湿岸中。
惊起浴鸥飞别浦,横拖醉竹压孤篷。
【注释】
雩都:即雩州,今江西于都县。
苦雨随缘成八首:指作者在雩州任上所写关于风雨的诗作共八首。
招招舟子:招手示意舟子加快船速。
笠蓑蒙:用斗笠遮住身子,披上蓑衣。
踯躅溇沙:在江边徘徊。溇水,古水名,源出雩山。
湿岸中:淋湿了岸边。
惊起浴鸥飞别浦:惊动了一群正在洗澡的白鹭,它们飞向别处去。
横拖醉竹压孤篷:横躺在一根醉汉似的竹子上,压着一个孤零零的篷。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从诗题看,作者是到雩州赴任途中所作。诗人以清新、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旅途所见的自然景观和生活情趣。全诗四句,每句五字,句法平仄相间,音韵和谐。
首句“招招舟子”,点明诗人此行是乘舟顺流而下。“招招”两字,写出诗人对舟子招手致意的动作,也写出了他与船上人交往的亲切。第二句“踯躅溇沙湿岸中”,写自己站在岸上,面对溇水滔滔不绝奔流不息的江景,不禁驻足不前。“踯躅”,徘徊的意思。“溇水”,古水名,发源于雩山。“湿岸中”,说明诗人在溇水的岸边徘徊,被这江水所吸引。第三句“惊起浴鸥飞别浦”,写诗人目睹一群沐浴着阳光的白鹭从水中飞离的情景。诗人之所以要描写这一细节,是因为白鹭是诗人喜爱的动物,他喜爱大自然的生机盎然,喜爱大自然的美景。诗人通过观察,发现白鹭浴后离开水面,飞向别处去,于是便有第四句“横拖醉竹压孤篷”。“横拖”,斜倚着。“醉竹”,喝醉了酒的竹子。“压”,压着。诗人在江边徘徊时,看见一根斜靠着喝醉了酒的竹子,横卧在一只孤单的小篷上。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于是写下最后两句:“惊起浴鸥飞别浦,横拖醉竹压孤篷。”整首诗写得简洁自然,朴素无华,但意境幽深,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