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凉从晚得,气以慕春柔。
濯嚣谁为政,催诗别有邮。
浴风宜童冠,枕漱随石流。
归思激长啸,响发碧溪浏。

【注释】

求凉从晚得,气以慕春柔。:求凉,即求凉快,指求得凉爽;晚得,即晚些时分得到,形容时间过得很慢。气以慕春柔,意思是:希望天气像春天那样温和。浴风:洗澡。童冠:儿童的帽子。枕漱:漱口。石流:山泉。碧溪浏:绿水潺潺。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深秋时节,为避暑而游山的情景。诗人在深秋时节,为避暑而游山,是“求凉”的具体表现。诗的开头两句写自己求凉的时间和心情,点明了题旨。中间四句写游山所见景物,最后两句抒发感慨。全诗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求凉从晚得,气以慕春柔。”这句是诗人求凉的具体表现。“晚得”,即晚些时分得到,形容时间过得很慢。诗人在深秋时节,因为天气渐冷,为了消暑,于是便去游山。他来到山中,发现这里的山泉水特别清冽,于是他便在这里洗了一个澡,然后坐在一块青苔上,让清凉的水从头到脚都浸透全身。“气以慕春柔”,意思是:我希望能像春天一样温暖。这里运用比喻手法,将山泉水比喻成春天的暖水,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对清凉的感受。

“濯嚣谁为政,催诗别有邮。”这句是诗人游山时的心情。“谁为政”指的是谁在这里治理山水?“催诗”则是说这里的景色激发了我的灵感,使我产生了许多诗意。这里的“催诗”并不是说这里的景色直接刺激了我的诗歌创作,而是说这里的景色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受,从而激发了我的灵感。这里的“催”字用得非常巧妙,它既是一种动词,又是一种形容词,既表达了景色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又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影响的喜爱之情。

“浴风宜童冠,枕漱随石流。”这句是诗人游山时的具体动作。“浴风”、“枕漱”都是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一种休闲方式。在这里,诗人选择了“浴风”和“枕漱”这两种方式来体现自己对自然的热爱。这里的“童冠”指的是童帽,古人认为戴童帽可以避邪保平安。而“石流”则是指山上的流水。这里的“石流”既是指山中的石头,又是指山下的水流,两者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归思激长啸,响发碧溪浏。”这句是诗人游山时的情感抒发。“归思”指的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长啸”则是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一种抒情方式,它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可以用来抒发自己的志向。这里的“长啸”既是一种声音,又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这里的“响发碧溪浏”则是指长啸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山谷,引起了人们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里的“响发”既是动词又是名词,表示声音的传播范围和效果,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澎湃和激动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己游山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展现了一个热爱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