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哉虚白位,朴素此中居。
蓄积终古事,顾慕以诗书。
图箓供幽讨,心理同卷舒。
庶几寝食益,杳杳性情馀。
有时泯省想,嗒丧抑天嘘。
起对夕阳末,行吟见星初。
永怀不可既,于此亦何如。
【诗句释义】
楼台之下有室,是主人的居处,挟图籍与居之所。
至哉虚白位,朴素此中居。
蓄积终古事,顾慕以诗书。
图箓供幽讨,心理同卷舒。
庶几寝食益,杳杳性情馀。
有时泯省想,嗒丧抑天嘘。
起对夕阳末,行吟见星初。
永怀不可既,于此亦何如。
【译文】
楼台之下有室,是主人的居处,挟图籍与居之所。
至高无上的位置啊,朴实的居住环境。
积累着永恒的事业,怀念着诗歌和书本。
绘制图谱以寻求深微,心灵与卷轴一起舒展。
希望在睡眠时更加充实,在饮食中更加愉悦。
有时忘却思考冥想,怅然若有所丧失而叹息。
早晨面对夕阳结束,傍晚行走吟唱开始。
长久地回忆不能忘记,在这里生活怎么样。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居生活的诗。诗人借隐居之地,抒发了他对名利看淡,追求自然、清静的闲适生活的愿望。
首联“楼台之下有室,是主人挟图籍与居之所也”开门见山,直接交代了隐居之所。
颔联“至哉虚白位,朴素此中居”两句赞美隐者的高尚品格,他心地纯洁如白玉般皎洁,生活在简朴的环境中却能自得其乐。
颈联“蓄积终古事,顾慕以诗书”进一步描绘了他的隐居生活。他积累着永恒的知识,怀念着诗歌和书籍。
尾联“庶几寝食益,杳杳性情馀”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自己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保持性情的淳朴。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隐居生活的描述,传达了他对于宁静、和谐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隐逸文化的重视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