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其雷,在山之侧,熌烁飞光来自北。须臾野隘平山迷,淡月疏星不相克。
青林夹道两朦胧,捍索桅竿浑难识。惟闻雨点起风狂,共惊帆驶一何亟。
舟人颠沛更传呼,疲稿弱缆争无力。暂依坠岸棘芦丛,咫尺前行莫可得。
敲窗片片如欲入,蜡花引泪残光熄。雨过犹馀飕飗声,一枕清凉随漏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诗作内容,然后结合题目中的注释和注解,以及重点句子,理解诗歌的意思。最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情感。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赏析诗句,赏析时要抓住关键句子,并结合诗句的意思来分析。
“殷其雷”句,意思是:雷声隆隆,回响在山边。
“熌烁飞光来自北”句,意思是:太阳火辣辣地照耀着大地,从北方升起。
“须臾野隘平山迷”句,意思是:不久野路变得狭窄曲折,山岭也变得昏暗迷蒙。
“青林夹道两朦胧”句,意思是:青翠的树林交错纵横,道路显得模糊不清。
“捍索桅竿浑难识”句,意思是:桅杆上挂着的绳索,都难以辨认了。
“惟闻雨点起风狂”句,意思是:只听见雨点打在船篷上的声音,大风卷起了船帆。
“共惊帆驶一何亟”句,意思是:我们惊恐地发现,风急浪高,帆已驶得飞快。
“舟人颠沛更传呼”句,意思是:船上的人颠沛流离,不停地呼喊求救。
“疲稿弱缆争无力”句,意思是:大家因劳累而疲惫不堪,拉紧了的缆绳也失去了力量。
“敲窗片片如欲入”句,意思是:敲打船窗的声音一片片,就像要进入一样。
“蜡花引泪残光熄”句,意思是:蜡烛的光渐渐熄灭了,我泪如断线的珍珠落了下来。
“雨过犹馀飕飗声”句,意思是:虽然雨已经停了,但依然可以听到风吹树梢的声音。
“一枕清凉随漏刻”句,意思是:随着夜深人静的时分,我听着漏壶滴水的节奏,进入了梦乡。
【答案】
译文:
殷切的雷声震耳欲聋,在山间回荡。太阳火辣地炙烤着大地,从北方向上升腾起来。不久野路变得狭窄曲折,山岭也变得昏暗迷蒙。青翠的树林交错纵横,道路显得模糊不清。桅杆上挂着的绳索,都难以辨认了。只听见雨点打在船篷上的声音,大风卷起了船帆。我们惊恐地发现,风急浪高,帆已驶得飞快。船上的人颠沛流离,不停地呼喊求救。大家因劳累而疲惫不堪,拉紧了的缆绳也失去了力量。敲打船窗的声音一片片,就像要进入一样。蜡烛的光渐渐熄灭了,我泪如断线的珍珠落了下来。虽然雨已经停了,但依然可以听到风吹树梢的声音。随着夜深人静的时分,我听着漏壶滴水的节奏,进入了梦乡。
赏析:
这是一首记叙风雨行船经历的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一幅幅壮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风雨行船经历中感受的深刻体验和内心的喜悦之情。
首联写雷电交加的景象和山间的云雾缭绕。颔联写山野小路的崎岖险峻和天色渐明后的景象。颈联写船夫们惊慌失措的状态,表现他们的窘迫。尾联写诗人被大雨困住,但心中却充满了喜悦与安宁。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