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衣晨眺秋已极,野意川心俱黯塞。
扶桑倦旭罢朝升,炮车飞布穷天黑。
泫然微雨溅波纹,霢霂穿帘不肯息。
岩谷锁烟弥平原,近山若隐远山匿。
无端南来重飘发,澎湃竞舟欲断纆。
弱缆斜牵奈若何,愁看阴曀日西昃。
吾归至此不计时,默数几与终风值。
岂亦鬼神解相戏,故引长行客心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重阳》。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十二日泫雨未息风偏舟迟
译文:今天是重阳节,但雨水未停,风又偏斜,使得行船缓慢。
注释: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以赏菊为习俗,本诗中的“泫雨”即指连绵不断的秋雨。

披衣晨眺秋已极,野意川心俱黯塞。
译文:我起床眺望远方,秋天已经非常深了,山野的景色与河流的心情都显得暗淡无光。
注释:披衣表示早晨起床,披衣晨眺描绘了作者清晨起来,站在高处远眺的景象。

扶桑倦旭罢朝升,炮车飞布穷天黑。
译文:太阳即将落下时,东方的扶桑树(即太阳)也感到疲倦,开始休息。夜幕降临,炮车般快速行驶的车灯把天空点亮。
注释:扶桑是神话传说中的太阳,这里借指太阳。

泫然微雨溅波纹,霢霂穿帘不肯息。
译文:细雨点点落在波纹上,如同雾气透过帘子一样。
注释:泫然是指雨滴打在物体上发出的声音,微雨溅波纹形象地描绘了细雨轻拂水面的情景。

岩谷锁烟弥平原,近山若隐远山匿。
译文:山岩山谷被烟雾笼罩,使得平原上的景物模糊不清。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难以辨识。
注释:岩谷锁烟形容山间云雾缭绕,弥漫整个平原;而近山若隐若现则表达了山峦在云雾中时隐时现的朦胧景象。

无端南来重飘发,澎湃竞舟欲断纆。
译文:不知为何,南方的云层突然涌来,波涛汹涌,船只几乎要被绳索断开。
注释:无端指的是无缘无故、出乎意料的意思,南来则指明了方向是南方。重飘发形容云层厚重且不断涌动变化。

弱缆斜牵奈若何,愁看阴曀日西昃。
译文:薄弱的绳索被风吹得倾斜,我无可奈何地看着夕阳西下。
注释:弱缆斜牵指的是风势强劲导致缆绳摇摆不稳;愁看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无奈。

吾归至此不计时,默数几与终风值。
译文:我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默默地计数着时间仿佛与终风相伴。
注释:此处的“不计时”表明作者在这里逗留的时间很长,无法预计;而“终风值”则意味着作者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漫长的时光,仿佛与风共度。

岂亦鬼神解相戏,故引长行客心逼。
译文:难道是鬼神故意开玩笑,让长途行走的旅人感到心情紧张吗?
注释:岂亦表示疑问的语气,暗示着作者对于这种巧合的不解和疑惑;而长行客心逼则描绘了作者因为这种巧合而产生的不安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