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主忧匈奴,每饭意钜鹿。
冯郎垂白首,犹能语推毂。
不知今魏尚,宁问古颇牧。
文吏操法绳,而无宽大目。
漫有拊髀思,谁削功首牍。
千载听其言,壮士多颦蹙。
当日共花砖,此语曾追录。
何当阃外事,长寄书生腹。
喜峰动胡尘,盈庭方肉朒。
内虚邦政堂,外少登坛宿。
忽见金与刘,慷慨螭阶伏。
人目二痴儒,帝命无更仆。
金子监内军,君实司戎轴。
一军惊韩信,二快闻鲁肃。
遂携忠愤麾,往当遵永镞。
一朝酬主恩,四海环相哭。
是时我山居,遥传罢朝粥。
未获信陵车,空念蒲胥辐。
岂忘开路心,永念金台筑。
嗟君发轫初,矢志在沟渎。
何必据鞍人,此意千秋独。
男儿愧手中,安能死岩谷。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当时朝政的不满和自己的理想。
第一句“追和元诚拊髀思颇牧之作”表明了诗人对元稹的追和,元稹曾作《奉和元稹》一诗表达他对元稹的怀念之情。这句诗中的“拊髀”、“思颇牧”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汉主忧匈奴,每饭意钜鹿”,诗人借用汉武帝的典故来表达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心。这句诗中的“忧”、“意”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第三句“冯郎垂白首,犹能语推毂。”,这里的“冯郎”指的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韩愈。诗人通过韩愈的事迹来表达他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第四句“不知今魏尚,宁问古颇牧。”,这里的“魏尚”和“颇牧”都是古代的名将。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来表达他对军事将领的尊重和敬仰。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朝政的失望和对国家的忧虑。他批评那些只知道用文官治国的人,认为他们缺乏宽大的胸怀和远见。
在诗的最后一句,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表达了对国家忠诚和对理想的坚守。他认为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而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则应该被摒弃。
这首诗是杜甫在晚年对自己理想和现实的反思和总结,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