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相穷引岁除,古今元会复何如。
时光有意同消息,物象何心自卷舒。
举目新亭依故国,伤心流水向归墟。
独怜千载逢新甲,尚许三冬一夜馀。

【注释】

日月相穷:日和月运行到尽头了。相穷,即终。引岁除:指岁末。元会复何如:又怎么样?元会,古代帝王的正朝。

时光有意同消息:时间仿佛有意无意地与消息相合。消息,这里指消息、消息。

物象何心自卷舒:万物的形态和变化,它们又有什么心思呢?卷舒,舒展、展开的意思,这里比喻事物的生长和衰亡。

举目新亭依故国:抬头看见的新亭(在今安徽当涂)依偎在新的国家(指东晋)。新亭,三国时吴国大将周瑜在建业城(即今天的南京)东南所筑的营垒,后来成为东晋的行宫。故国,指东晋。

伤心流水向归墟:伤心的流水流向了归墟(即现在的扬州西北的瓜州渡),是说江水东去而不复还。

独怜千载逢新甲,尚许三冬一夜馀:我特别怜爱千年后的今天又逢新年,还允许我们度过一个寒冷的冬天。

【赏析】

此诗作于唐僖宗中和五年(公元885年)除夕。诗人登高望远,触景生情,以感慨时事之变、人事之非为主旨,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际的悲怆。

开头两句写时间的流逝,日月交替,转眼间又是一年。这两句是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又是一个年头。“日月”句中的“穷”字用得极妙,把时间推移的无穷无尽之意写得淋漓尽致。“古今”句则感叹历史长河中的朝代更迭,世事沧桑。“复何如”,问句中含着反诘语气,表示出诗人对于历史的变迁感到无可奈何,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怅惘之情。

中间四句写诗人观物感怀,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时光有意同消息”,是说自己好像感觉到时光有某种意向似的,它似乎有意地与消息相合。“物象何心自卷舒?”这是说,万物的形态和变化,它们又有什么心思呢?“卷舒”,是说万物的生长和衰亡。这里用“卷舒”二字,既写出了自然现象的循环往复,也写出了作者对这种变化的无奈心情。

“举目新亭依故国”,写诗人站在新亭上回望旧京,心中充满了哀怨之情。“新亭”,三国时东吴大将陆逊驻军于此,并在此修筑营垒,后人称之为新亭。“故国”,指东晋。“伤心”,是因为看到新亭而想起旧都,因而感到伤心。“流水向归墟”,意思是说流水奔流而去,不知所终,最后流入了归墟(即今天的扬州西北的瓜州渡)。这是说,江水东去而不复还。

末尾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他特别怜爱千年后的今天又逢新年,还允许我们度过一个寒冷的冬天。“独”,表示诗人孤独无依的心情;“新甲”,指农历新年。“三冬”,指寒冬,这里指冬季。“一夜馀”,指新年之夜。

【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至六年之间,当时诗人正在江西观察使任上。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愤懑,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