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有真传,守待明孤位。
董舒溯其流,卿雄安可贰。
百世起闻风,千年韩子嗣。
道必原诸天,刚乃见其至。
焚骨八千涂,立言三古事。
如海日留声,刺潮焉足避。
溪山久属韩,大小予能识。
人存公亦存,公存文不坠。

【注释】

  1. 孟轲:孟子。
  2. 董舒:西汉时期的儒家学者,主张“天人感应”,是汉代经学的重要人物之一。
  3. 卿雄:指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4. 道必原诸天:指学问必须源于天理。
  5. 刚乃见其至:指坚强的毅力才能体现其价值。
  6. 焚骨八千涂:指韩愈被贬后,在流放途中多次焚烧文书和书籍。
  7. 如海日留声,刺潮焉足避:形容事物传播迅速,无法回避。
  8. 溪山久属韩:指韩愈曾经居住过的溪山之地。
  9. 人存公亦存:指韩愈如果还在世,他的思想也会流传下去。
  10. 文不坠:指韩愈的文学成就不会消失。

【赏析】
这是一首赞扬韩愈的诗,表达了对韩愈才华与人格的敬佩之情。全诗通过对韩愈生平事迹的赞美,展现了他的坚定信仰、崇高品德以及卓越成就。

首句“孟轲有真传,守待明孤位。”赞颂了孟子的真传和坚守信念的精神,暗示了韩愈继承并发扬了这种精神;第二句“董舒溯其流,卿雄安可贰?”表达了对董舒思想的影响及韩愈的杰出成就的认同;第三句“百世起闻风,千年韩子嗣”强调了韩愈的思想影响深远,其作品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述了韩愈的高尚品质和成就。如第四句“道必原诸天,刚乃见其至。”意指学问必须来源于自然的道理,而坚韧的性格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第五句“焚骨八千涂,立言三古事”则表达了韩愈在流放过程中坚持写作的决心,以及其著作对后世的影响。

最后两句“如海日留声,刺潮焉足避?溪山久属韩,大小予能识?”则是对韩愈及其作品传播力的描述,同时也表达了对其作品的敬仰之情。整首诗不仅赞扬了韩愈的才华与人格,也展现了对他作品的认可与推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