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州隐士野,杭州隐士逋。
野人不求达,逋客不荣趋。
野居傍东郊,逋薮结西湖。
精苦诗常有,封禅书本无。
野人召不起,野居天子图。
逋客闻其名,逋薮山不孤。
同时称二隐,百世起诸懦。
如何种左谏,东西日在涂。
诗句解释与注释:
- 陕州隐士野,杭州隐士逋。
- 陕州:陕西省地名,这里指代一个隐居的地方。
- 野:自然、野外之意。
- 杭州:古称临安,现为中国浙江省杭州市。
- 逋:逃遁、避世的意思。
- 野人不求达,逋客不荣趋。
- 野人:隐士的自称,意指远离尘嚣的人。
- 不求达:不追求显赫的地位或成功。
- 逋客:此处指那些逃避世俗纷扰、隐居不仕的人。
- 荣趋:追逐名利、地位。
- 野居傍东郊,逋薮结西湖。
- 野居:简朴的住所。
- 东郊:通常指位于东方郊区的地方。
- 逋薮:比喻隐居之地,如“逋”在这里是“隐藏”的意思。
- 结:聚集、形成。
- 精苦诗常有,封禅书本无。
- 精苦:勤奋刻苦。
- 封禅:古代帝王到泰山进行的一种祭祀,以示对天地的感恩和祈求国泰民安。
- 书本:指书籍或典籍。
- 野人召不起,野居天子图。
- 野人:隐士的自称。
- 召不起:被召唤而不起用。
- 野居天子图:将隐居的生活想象为天子的生活,暗示隐居者虽隐但心系天下。
- 逋客闻其名,逋薮山不孤。
- 逋客:逃避世俗之人。
- 闻其名:得知某人的名字或事迹。
- 逋薮山不孤:表明虽然一个人选择隐逸,但他的成就或名声并不孤单,因为有众多像他一样的人。
- 同时称二隐,百世起诸懦。
- 同时称二隐:同时被称为两位隐士或隐士的代表。
- 百世:很久很久的时代。
- 诸懦:各种有学问或有才能的人。
- 如何种左谏,东西日在涂。
- 如何种左谏:如何栽种(或种植)出正确的谏言或批评。
- 东西日:时间流逝、日月交替。
- 涂:道路或途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地域的隐士们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表达了对于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其中,无论是陕州的野人还是杭州的逋客,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不追求名利,选择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一种高洁的人格追求。诗中还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即使是隐居者,他们的名声和成就也并不会孤单,因为还有许多有志之士愿意追随和学习。最后一句则以一种哲理性的口吻,表达了对时间和生命流转的感慨,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