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心落寸毫,万年青汗苦相熬。
石渠金匮何嗟及,竹简韦编岂惮劳。
开笈如依贤圣阃,比肩惟有孝忠曹。
可怜缣帛为帷日,守缺犹能并执櫜。
【注释】
稽古:考查古代典籍。诗:指《诗经》等古代诗歌作品。文心:指文学创作之心、文学创作的灵感。青汗:古人以“青汗”为一种苦药,比喻辛劳。石渠:汉宣帝时置石渠阁,供学者讨论经义。金匮:汉代藏放图书的秘室。何嗟及:感叹时间流逝,不能及时看到。竹简韦编:用竹简装订书册的古籍。比肩:并肩。贤圣阃(kùn):指儒家经典,贤人圣人的言论著作。曹:同辈的人。缣帛:古代丝织品,有彩色的。帷:帐幕。守缺:指珍惜并妥善保管。执櫜(ɡāo):持弓上弦准备作战或狩猎。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前代文化遗宝的诗。全诗分四层意思:第一层,写《诗经》在秦汉唐时期得到广泛流传,而后世却无人能够继承。第二层,写《尚书》和《周易》在汉代得到重视,但到唐代已经失传。第三层,说《论语》、《孝经》虽然被孔子删定,但到宋代已经失传,只有朱熹的《诗集传》才保存了这些文献的精粹。第四层,说《礼记》在汉代是学者们讨论经义的地方,而到宋代就只留下一些残篇,但仍不失其精华。最后,说即使是珍贵的丝织品也比不上《诗经》,因为《诗经》是千古流传下来的,而丝织品却是暂时的,所以即使有了它,也不能用来打仗。
这首诗的写作目的是颂扬前代文化遗宝的。全诗分为四层意思:第一层,写《诗经》在秦汉唐时期得到广泛流传,而后世却无人能够继承。第二层,写《尚书》和《周易》在汉代得到重视,但到唐代已经失传。第三层,说《论语》、《孝经》虽然被孔子删定,但到宋代已经失传,只有朱熹的《诗集传》才保存了这些文献的精粹。第四层,说《礼记》在汉代是学者们讨论经义的地方,而到宋代就只留下一些残篇,但仍不失其精华。最后,说即使是珍贵的丝织品也比不上《诗经》,因为《诗经》是千古流传下来的,而丝织品却是暂时的,所以即使有了它,也不能用来打仗。诗人通过对《诗经》、《尚书》、《周易》、《论语》、《孝经》和《礼记》的赞颂,表明了他对于古代文化的珍视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后代文化发展的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