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一水自徘徊,忽漫相逢胜友来。
五色居中当玉露,三秋已尽愧金台。
屈闾泽畔形容悴,陶柳篱边兴味颓。
心绪频年摇落甚,眼花空使为君开。

泊德庆得黄花一盆舟次聊当胜友

伊人一水自徘徊,忽漫相逢胜友来。

五色居中当玉露,三秋已尽愧金台。

屈闾泽畔形容悴,陶柳篱边兴味颓。

心绪频年摇落甚,眼花空使为君开。

注释:

  1. 伊人:指你(他)或她。
  2. 徘徊:犹豫不决。
  3. 五色:五种颜色,这里指菊花的五种颜色。
  4. 玉露:秋天的雨水,也用来比喻菊花的颜色。
  5. 屈闾泽畔:指屈原的故居,位于今湖北秭归县。
  6. 陶柳篱:陶渊明在江西彭泽任上时,因不愿与太守交往而辞官归隐田园,种豆自资,并筑室种树,称“羲皇园”。
  7. 兴味颓:兴致、兴趣低落。
  8. 眼花:眼睛看东西模糊不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德庆(即肇庆)游览时,偶然得到一株黄花,便以诗相赠,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首联“泊德庆得黄花一盆舟次聊当胜友”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在旅途中偶得一盆黄花,便将其当作自己的好友,以此来表达对好友的喜爱和怀念。

颔联“伊人一水自徘徊,忽漫相逢胜友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好友相遇的情景。这里的“伊人”指的是诗人自己,而“一水自徘徊”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突然,诗人与好友相遇,心情顿时变得激动起来,仿佛找到了知己一般。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好友的深厚感情。

颈联“五色居中当玉露,三秋已尽愧金台”则是诗人对黄花的描述。诗人认为黄花的五种颜色最为醒目,如同玉露一样清澈透明。然而,诗人又感叹时光已经过去三年,自己却仍然没有取得一点成就,因此感到惭愧。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黄花的喜爱,又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失望和自责。

尾联“屈闾泽畔形容悴,陶柳篱边兴味颓”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起了屈原曾在屈闾泽畔吟诵《离骚》的场景,以及陶渊明在陶柳篱边种豆自资的情景。这些场景都让诗人想起了与好友在一起的日子,感慨万分。最后两句“心绪频年摇落甚,眼花空使为君开”则是诗人向好友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诗人觉得自己的心情已经变得非常脆弱,无法承受这种思念的折磨,只好借酒浇愁。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已经老去,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与好友一起畅游山水了。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好友相遇的情景以及诗人对黄花、屈原、陶渊明等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黄花、屈原、陶渊明等历史人物的描述,也展现出了他们各自独特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