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心知我好灵奇,幻景齐归风雨时。
始至相看犹偃蹇,稍深忘倦共迷离。
此时坐对烟溪上,殊形诡意争来向。
峥嵘列岫假神工,突兀孤峰凭鬼匠。
须臾影国变疑城,云收雾卷碧霄清。
五夜微霜林外白,寒空晓日数峰生。
奔湍稍定峰渐豁,水色山光同洗抹。
倦眼初逢物象新,大钧仍许阴阳割。
割去天边剩目形,众山皆醉我独醒。
微吟漫倚扁篷立,笔落还摇万点青。

【注释】

  1. 念七:在农历七月七日,即七夕节。
  2. 烟景:指烟雾笼罩的景物。
  3. 奇峰:奇特的山峰。豁:通“阔”,开阔。
  4. 山心:心中,指诗人内心。知我好灵奇:了解我的喜好。
  5. 幻景齐归风雨时:幻影般的景色随着风雨一起消散了。
  6. 始至:刚刚来到。相看犹偃蹇:相互凝视,显得高傲而不可一世。
  7. 稍深:渐渐深入。忘倦:忘记了疲倦。迷离:模糊不清。
  8. 此时:这时。坐对烟溪上:坐着对着烟雾弥漫的溪水。
  9. 殊形诡意争向:形状奇特,意义各异,争相奔来。
  10. 峥嵘列岫:形容山峦重叠、参差不齐的样子。假神工:仿佛是神工鬼斧般雕琢而成。
  11. 突兀孤峰凭鬼匠:形容孤峰突兀挺拔,好像鬼斧神工一般。
  12. 须臾:片刻。影国变疑城:影子变幻莫测,让人疑惑是否真的存在一座城池。
  13. 云收雾卷碧霄清:云雾散去,天空变得清澈明亮。
  14. 五夜微霜林外白,寒空晓日数峰生:五天夜晚,林外的树木被轻霜覆盖呈现出白色;早晨的天空,阳光照射下的山峰更加分明。
  15. 奔湍稍定峰渐豁:水流变得平稳,山势逐渐开朗。
  16. 水色山光同洗抹:水面和山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清新明亮。
  17. 倦眼初逢物象新:眼睛因为长时间的劳累而感到疲惫,但是新的景物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18. 大钧仍许阴阳割:仍然像天地一样分割阴阳,保持平衡。
  19. 割去天边剩目形:如同从天空中割去一样,只剩下眼前的景色。
  20. 众山皆醉我独醒:其他山都在沉睡,只有我一个人清醒。
  21. 微吟漫倚扁篷立:轻轻地吟咏着诗句,靠在竹制的扁篷上站立。
  22. 笔落还摇万点青:书写时笔墨落下,仿佛有无数青色的波浪在波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风景的诗作。全诗以第一人称自述其游历所见之景观,通过细腻的刻画,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首句“念七早望烟景全收奇峰亦渐豁矣”描绘了作者清晨站在高处远眺的景象,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神奇。第二句“山心知我好灵奇,幻景齐归风雨时”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认为自然景色如同仙境一般奇妙,随着风雨的变化而变化。
    接下来的几联则详细描绘了作者游历过程中看到的各种自然景观。如:“始至相看犹偃蹇,稍深忘倦共迷离”描述了作者刚到达山顶时的震撼与兴奋,以及随着深入游览而逐渐放松、沉浸其中的感觉。“此时坐对烟溪上,殊形诡意争向”则描绘了作者坐在烟雾缭绕的溪水旁欣赏各种奇异的山形和寓意丰富的自然景观。
    最后两句“峥嵘列岫假神工,突兀孤峰凭鬼匠”则是对整个游历过程的总结与感慨。作者认为这些奇特的自然景观仿佛是由神工鬼斧所创造出来的,同时也感叹自己虽然身处其中却无法完全领略其中的奥妙。“须臾影国变疑城,云收雾卷碧霄清”进一步描绘了云雾散去后的壮丽景色,使人们感到心旷神怡。“五夜微霜林外白,寒空晓日数峰生”则描绘了晨曦中的山林景象,清新而宁静。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