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多阴日,春寒较腊寒。
西郊愁雨密,南土畏霜繁。
谁缴青丘矢,遥从碧落端。
长教羲辔失,使世尽漫漫。
人日将旦得微雪四律
人日,即人的生日或人节。古代以阴历十二月为腊月,正月为正月,故称“春寒”。青丘,神话中的国名。
西郊:指洛阳一带,当时为唐朝的东都。愁雨密:形容天气寒冷时多雨。南土:南方土地。畏霜繁:形容天气寒冷。
谁缴青邱矢:谁用青丘箭射。青丘:神话中山名,在今山东曲阜附近。碧落端:碧天尽头。碧落:蓝天。使世尽漫漫:使世界变得渺茫无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气候寒冷的感慨,以及对大自然变化的惊叹。首联“人日多阴日,春寒较腊寒”描绘了人们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但却发现春天比冬天还要寒冷。颔联“西郊愁雨密,南土畏霜繁”则具体描述了这种寒冷的天气现象,使得西郊和南方的土地都感到忧虑。颈联“谁缴青丘矢,遥从碧落端”,表达了对大自然变化的感叹,以及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尾联“长教羲辔失,使世尽漫漫”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渺茫无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自然变化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