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如烹鲜,取下日趋渊。治大如烹小,流下时归沼。
两不相伤,其德乃长。神鬼洋洋,降之百祥。两得所欲,其道乃笃。
牝牡相浴,其人似玉。拱璧虽宝,不如此道。道维物奥,人宜德保。
累土毫末,九层合抱。千里之行,足下非早。为大于细,图难于易。
无为无味,乃无难事。修己以安,尧舜犹难。圣人无难,慈以胜残。
慈故能勇,勇而不踊。执无兵捧,行无敌恐。下以用人,虽敌可亲。
先人后身,万国皆臣。三宝惟吾把,不敢为先者。百谷之王海,以其善下也。

这首诗是关于道德修养和治国理念的。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译文:

  1.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阅读《道德经》时所感而作的八首诗。

2-5. 描述了治国如烹鱼,下趋深渊,治大国如烹小物,流下归沼等道理,强调了治理国家时应该避免伤害到彼此,这样才能保持长久的道德。

  1. “神鬼洋洋,降之百祥。” - 描述神灵降临带来吉祥。

7-8. 强调了两得其欲,其道才能深厚,牝牡相浴,人如玉般美好。

  1. “道维物奥,人宜德保。” - 强调了“道”的深邃与伟大,人需要德行以保护自我。

10-13. 描述了积累小事成就大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大事业需从小处开始,面对困难应图谋容易之道。

14-15. 描述了无为而为,无需调味,则事易处理。修炼己身以安定,尧舜也难做到。圣人也有难题,慈爱胜于残酷。

16-17. 描述了慈爱使人勇敢,勇敢而不过度张扬,执无兵捧,行无敌恐。以德用人,即使敌人也可亲近。

18-20. 描述了先人后己,能赢得万国臣服,三宝(天、地、人)由自己掌握,不敢轻易称霸。海是百谷之王,因为它善于谦卑。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治国理政的理念,强调和谐、谦卑以及道德的重要性。通过比喻和寓言的形式,将抽象的道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语言,易于理解且富有哲理。同时,诗歌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