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怜人,鸿初不再陈。
时序不怜人,寒暑日侵春。
山水不怜人,车舟惹雾尘。
神鬼不怜人,灾患绕清贫。
诗书不怜人,坑焚使祸邻。
亲友不怜人,处困希笑颦。
衣履不怜人,敝裂安可新。
镜影不怜人,衰老厌馀身。
肤体不怜人,疲病转伤神。
心思不怜人,愁苦益艰辛。
百岁驰旦隙,所求泊岸津。
安能终碌碌,与世共龂龂。
忽值犹龙老,于予化蝶晨。
留兹不言教,为我宿生因。
当前皆止处,即事了虚真。
天地则如此,吾将任物民。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诗歌的标题、注释、诗眼等把握诗歌的内容,最后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
本诗共八句,每句一韵,押韵工整。首联“天地不怜人”为全诗的主旨句。诗人通过描写天地不怜悯人的种种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悲悯之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判。
第二联写时序不怜悯人,寒暑日侵春,暗示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生命难留的感慨;第三联写山水不怜悯人,车舟惹雾尘,暗示了作者对人生坎坷、世事纷扰的忧虑;第四联写神鬼不怜悯人,灾患绕清贫,暗示了作者对命运多舛、贫困潦倒的无奈;第五联写诗书不怜悯人,坑焚使祸邻,暗示了作者对读书人命运多舛、厄运连绵的担忧;第六联写亲友不怜悯人,处困希笑颦,暗示了作者对亲情无援的悲哀;第七联写衣履不怜悯人,敝裂安可新,暗示了作者对生活艰辛的感伤;第八联写镜影不怜悯人,衰老厌馀身,暗示了作者对岁月沧桑的悲叹;第九联写肤体不怜悯人,疲病转伤神,暗示了作者对人生疾苦的感叹;第十联写心思不怜悯人,愁苦益艰辛,暗示了作者对人生磨难的感慨;第十一联“百岁驰旦隙,所求泊岸津”,暗指人生短暂;第十二联“安能终碌碌,与世共龂龂”,表明诗人对庸碌生活的厌倦;第十三联“忽值犹龙老,于予化蝶晨”,暗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第十四联“留兹不言教,为我宿生因”,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反思;第十五联“当前皆止处,即事了虚真”,表明诗人对现实的认识。
【答案】
①天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②鸿初:大雁(比喻)③时序:四季(季节);④山水:自然风景;⑤神鬼、灾患:指人的遭遇;⑥诗书:指读书、学问;⑦处困:处境困窘;⑧衰病:年迈有病;⑨思心:思绪;⑩宿生因:前生的因缘;⑪宿生因:前生的因缘;⑫宿生缘:前世的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