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声淅沥起蒹葭,溪水潺潺漱白沙。
大地星流还化石,小窗灯冷不成花。
江淮烽火三千里,城郭人民八九家。
避地欲寻张博望,月明沧海泛灵槎。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分析诗歌内容要点、赏析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秋夜怀明本”,然后根据要求逐一进行解读和分析即可。
本诗前两句写秋天的夜晚,听到淅沥之声,看到涓涓细流,看到洁白的沙粒被溪水冲刷的情景;后两句写大地上的星斗已变成化石,小窗里灯火已冷清得连花儿也开不成了。诗人用“还”“不成”来表达出自己因战事的连绵不断而生活困窘,家徒四壁的凄惨景象。
第三句“江淮烽火三千里,城郭人民八九家”是说战争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了,百姓们生活在战乱之中,家园残破,民不聊生。
第四句“避地欲寻张博望,月明沧海泛灵槎”的意思是诗人想躲避战乱到海岛上去隐居,寻找张博望,乘着月光在茫茫的大海中泛舟。诗人以“沧海”自比,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答案】
译文:
秋夜听到淅沥之声,看见涓涓细流,看见白沙。
星斗已变成化石,小窗里的灯已冷清得不能点燃花朵了。
战火延绵不绝,百姓们在战乱中艰难度日,家园残破,民不聊生。
我欲到海岛隐居,乘着月光在茫茫的大海中泛舟。
赏析:
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此时诗人正在福建任职。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首联写听到淅沥之声,看见涓涓细流,看见白沙。颔联写星斗已变成化石,小窗里的灯已冷清得不能点燃花朵了。颈联写战火延绵不绝,百姓们在战乱中艰难度日,家园残破,民不聊生。尾联写我欲到海岛隐居,乘着月光在茫茫的大海中泛舟。全诗写景抒情,感情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