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阑六曲旧池台,甲帐珠帘已劫灰。
旧鬼烦冤新鬼哭,前人遗怨后人哀。
谁将天地为棺椁,忍见英雄化草莱。
惆怅故园犹未返,野花无主为谁开。
注释:
- 禁烟日:指清明节。
- 简长如仲如二昆弟:形容竹子的形态,像仲和二兄弟一样高耸挺拔。
- 朱阑六曲旧池台:红色的栏杆环绕着曲折的池塘和台阶。
- 甲帐珠帘已劫灰:被火烧毁的甲帐和珍珠帘已经被烧成灰烬。
- 旧鬼烦冤新鬼哭,前人遗怨后人哀:过去的鬼魂因为冤屈而哭泣,现在的人们则在怀念先人的遗恨。
- 谁将天地为棺椁,忍见英雄化草莱:是谁把我们的天地当作棺材和墓地?我们怎么能忍受看到英雄们变成了杂草和野草呢?
- 惆怅故园犹未返,野花无主为谁开:我思念着故乡,但故乡却还没有回来;野花无人看管,它们又将为谁绽放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清明节景的七律。作者以清明时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英雄们的敬仰之情。
首句“禁烟日简长如仲如二昆弟”,描绘了清明节的景象。这里的“禁烟日”是指清明节,而“简长如仲如二昆弟”则形容竹子的形态,像是仲和二兄弟一样高耸挺拔。这种形象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绿的竹林之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第二句“朱阑六曲旧池台,甲帐珠帘已劫灰”,则转向描写池塘和台阶上的景色。红色的栏杆围绕在曲折的池塘和台阶上,而那些曾经华丽的甲帐和珍珠帘已经被大火焚烧成了灰烬。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悲凉和失落。
第三句“旧鬼烦冤新鬼哭,前人遗怨后人哀”,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旧鬼”指的是那些已经离世的人,他们的冤屈和痛苦在今天得到了宣泄。而“新鬼”则是那些活着的人们,他们正在悼念着逝去的亲人,同时也在怀念着先人的遗恨。这种情感的交织,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刻的悲哀。
第四句“谁将天地为棺椁,忍见英雄化草莱”,则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这里,诗人用了一种夸张的手法,将天地比作棺材和墓地,将英雄比作杂草和野草。这样的比喻,既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们的深深敬意,也揭示了一种无奈的现实。
最后一句“惆怅故园犹未返,野花无主为谁开”,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之情。这里的“故园”指的是诗人的家乡,而“野花”则象征着自然和生命。诗人感叹自己的故乡还没有回来,而那些野花也没有主人来照料它们。这种感慨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明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英雄们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夸张的手法和深刻的比喻,揭示了一种无奈的现实,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