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窗间女,悄悄事编织。
明明红粉妆,皎皎瓠犀白。
妾身不作清露尘,妾颜不学巫山云。
稿砧年少事游侠,闭门花落愁青春。
瑶阶蟋蟀鸣,金井辘轳响。
绠绝谁再续,因之重惆怅。
河东织女河西郎,深夜起看登秋堂。
翠翘银凤绿云绕,锦屏绣褥春风香。
昔为连理枝,今成断肠草。
鸾去镜空存,膏沐为谁好。
妾颜渐改非昔年,天上明月何娟娟。
东家女子荡舟去,玉手不采湖中莲。
莲生藕有丝,零落怨秋色。
花开犹有时,花落恨无迹。
问郎欲归趋何时,念妾日夜愁空闺。
白头鸳鸟不飞去,海枯石烂双依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共五言八句。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第一句:
原文: 盈盈窗间女,悄悄事编织。
译文: 在窗户旁边,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她正在悄悄地编织东西。
注释: 这里的“盈盈”形容女子身材修长,美丽动人;“悄悄”则描绘了女子的动作轻柔、不张扬。
第二句:
原文: 明明红粉妆,皎皎瓠犀白。
译文: 明亮的脸上涂着红粉,洁白的牙齿如瓠犀般晶莹剔透。
注释: “明明”形容女子的容貌非常清晰;“皎皎”则是描述女子皮肤白皙,如同明月一般明亮。
第三句:
原文: 妾身不作清露尘,妾颜不学巫山云。
译文: 我的身体不会像清晨的露珠那样变得模糊不清,我的脸也不会变成巫山的云彩那样变幻无常。
注释: “作清露尘”比喻女子的容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模糊,失去原有的光彩;“不学巫山云”则表示女子保持自己的纯真和美丽,不会被外界的变化所影响。
第四句:
原文: 稿砧年少事游侠,闭门花落愁青春。
译文: 年轻时我曾在野外游玩,如今只能关上门来感叹青春已逝。
注释: “稿砧”指的是野外的一种劳动工具,这里可能是指年轻时代外出闯荡的经历;“闭门”则暗示现在的封闭状态,与年轻时的自由奔放形成对比。
第五句:
原文: 瑶阶蟋蟀鸣,金井辘轳响。
译文: 蟋蟀在华丽的台阶上鸣叫,金井边的辘轳也发出了声音。
注释: “瑶阶”指的是华丽的石阶,这里可能是对古代宫廷或者富贵人家的描述;“蟋蟀鸣”和“辘轳响”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有些寂寞的氛围。
第六句:
原文: 绠绝谁再续,因之重惆怅。
译文: 绳子断了谁来接?所以我只能感到深深的惆怅。
注释: “绠绝”意味着绳子已经断了,无法继续使用;“谁再续”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无奈;“重惆怅”则强调了这种无奈和伤感的心情。
第七句:
原文: 河东织女河西郎,深夜起看登秋堂。
译文: 河东的织女与河西的郎君相隔两地,他们只能在深夜一起登上秋堂。
注释: “河东”和“河西”在这里可能是指两个不同的地点或者人物,但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织女”、“郎君”则都是指男女恋人或夫妻;“登秋堂”则是一种浪漫的传统活动,寓意着爱情的美好和永恒。
第八句:
原文: 翠翘银凤绿云绕,锦屏绣褥春风香。
译文: 翠翘金凤环绕着绿色的云朵,锦绣的床帷散发出春风般的香气。
注释: “翠翘”指的是一种精美的饰品;“银凤”则是指装饰品上的凤凰图案;“绿云”形容床帷的颜色和质地;“锦屏绣褥”则描绘了床上用品的华丽和舒适性;“春风香”则给人一种温暖而宜人的感觉。
第九句:
原文: 昔为连理枝,今成断肠草。
译文: 曾经我们是紧紧相连的连理枝,现在却只剩下一片断肠草。
注释: “连理枝”是指两种相同的树枝紧密相连,象征着夫妻之间的亲密和幸福;“断肠草”则形容了分离后的哀伤和痛苦。
第十句:
原文: 鸾去镜空存,膏沐为谁好?
译文: 鸾鸟飞走了,镜子空荡荡地存在,我的美发和香泽又有什么用呢?
注释: “鸾鸟”通常用来形容高贵、优雅的女子;“镜空存”则表达了女子失去了伴侣后的孤独和无助;“膏沐”指的是女性的发膏和润肤油等化妆品,这里用来反衬女子内心的空虚和失落。
第十一句:
原文: 妾颜渐改非昔年,天上明月何娟娟。
译文: 我的脸庞渐渐改变,不再是往日的样子,天上的明月啊它多么明亮!
注释: “妾颜渐改”描述了女子外貌的变化;“非昔年”则强调了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外在的,还包括了内心的变化;“天上明月”则是诗人用来比喻女子美丽不变的一面,同时也暗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
第十二句:
原文: 东家女子荡舟去,玉手不采湖中莲。
译文: 东家的女子划着船离开了,她的玉手没有采摘湖中的莲花。
注释: “东家女子”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女子,这里用来代指一个特定的人;“荡舟去”则描述了女子离开的情景;“玉手不采莲花”则描绘了女子离去时的优雅姿态和对荷花的不屑一顾。
第十三句:
原文: 莲生藕有丝,零落怨秋色。
译文: 莲花生长在藕上,它的根茎里有丝线。然而当它凋零时,却充满了怨恨秋天的色彩。
注释: “莲生藕有丝”形象地描绘了莲花与藕的关系;“零落怨秋色”则表达了莲花对秋天的不满和怨恨之情。
第十四句:
原文: 花开犹有时,花落恨无迹。
译文: 花朵盛开的时候总是暂时的,而花朵凋谢之后却让人感到无尽的遗憾。
注释: “花开犹有时”意味着花朵盛开的时间是有限的;“花落恨无迹”则强调了人们对花朵凋谢后的惋惜和留恋之情。
第十五句:
原文: 问郎欲归趋何时,念妾日夜愁空闺。
译文: 我问你什么时候能回到我的身边?日夜思念着我的你却不知我在何处。
注释: “问郎”表明了女子对郎君的关心和期待;“欲归趋”则表达了女子对郎君回归的渴望;“念妾”则是女子对自己情感的表达;“空闺”则描绘了女子独自在家的孤独和寂寞。
第十六句:
原文: 白头鸳鸟不飞去,海枯石烂双依栖。
译文: 白头的鸳鸯不飞走,就算海枯石烂我们也在一起。
注释: “白头鸳鸟”可能是指一对老年的鸳鸯鸟;“不飞去”则表达了它们不愿离开的意思;“海枯石烂双依栖”则表达了即使世界末日来临,它们也会坚守在一起的决心和信念。
这首五言诗通过对一个女子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她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对自由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诗歌成功地传达了女子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深刻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