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径荒凉日欲晡,林栖水宿递相呼。
汀洲霜冷蒹葭老,山路秋高苜蓿枯。
屈子壮心能忘楚,武侯遗恨在吞吴。
便从海岛寻蓬岛,先向鹅湖下鹉湖。
【注释】
海上述事 其二:在海州,有一座名胜古迹。
野径荒凉日欲晡(fù):荒野小路荒凉,夕阳即将落山。
林栖水宿递相呼:在树林中居住,在水中住宿,互相呼唤。
汀洲:水中的沙洲。蒹葭:芦苇的一种,这里指水边的草和芦苇。
苜蓿(mù xiǔ):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泛指草木。
屈(zhé)子:屈原字。壮心:远大的志向。
武候遗恨:指诸葛亮对吴国称臣的遗憾。
海岛:这里指海州的岛礁。
蓬岛: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的美称。
鹅湖:地名,在今浙江绍兴附近。
鹉湖:即鹅湖,又名鹅湖。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览海州岛时所写。全诗描绘了岛上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野径荒凉日欲晡”,描绘了岛上荒僻的景象。野径荒凉,夕阳将落,给人一种孤独、凄凉的感觉。
颔联“林栖水宿递相呼”,进一步描绘了岛上的生活。诗人以自然景物作为背景,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诗人用“林栖”和“水宿”两个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无奈和寂寞。
颈联“汀洲霜冷蒹葭老”,描绘了秋夜的景象。霜冷、蒹葭老,给人一种凄清、悲凉的感觉。这里的“汀洲”和“蒹葭”都是诗人的自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
尾联“屈子壮心能忘楚,武侯遗恨在吞吴”,总结了全文的主题。屈原的壮志难酬,诸葛亮的遗恨未了,都成为了诗人心中的痛。这里的“屈子”和“武侯”都是诗人的自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岛上的自然景色和生活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叹和思考。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无奈和寂寞。同时,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怀念,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以及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