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袍自脱换羊裘,鼓枻长歌上钓舟。
山泽有人能忘汉,熊罴无梦可兴周。
绿波芳草西湖上,细雨斜风古渡头。
不是忘君与忘世,盛时原自有巢由。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词人陆游。他的作品以豪迈悲壮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词中常常表现出对时局和民生的关注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 猩袍自脱换羊裘:猩袍(红色的长袍)象征着富贵,自脱(去掉)换为羊裘(用羊毛制成的衣物,象征清贫)表示了作者从富贵到贫穷的转变。
  • 鼓枻长歌上钓舟:鼓枻(摇动船桨)长歌(高声唱歌)意味着在闲暇之余,作者喜欢在江上垂钓,享受自然之美。
  • 山泽有人能忘汉:山泽(山和水之间的地方)之人能够忘掉汉族的身份,可能指作者自己或者其友人。这里的“汉”是指宋朝的汉族政权,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宋朝政权的忠诚与拥护。
  • 熊罴无梦可兴周:熊罴(两种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力量和勇猛)没有梦想能够复兴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这里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 绿波芳草西湖上:绿波(清澈的水波)芳草(芬芳的草地)指的是西湖,这是中国杭州的一个著名景点,也是作者经常流连的地方。
  • 细雨斜风古渡头:细雨斜风(细雨和斜风)指的是杭州的古渡口,这里是诗人经常驻足的地方,也是他表达情感的地方。
  • 不是忘君与忘世:这不是忘记君主和世俗的意思,而是说作者并不是刻意去忘记这些,而是在享受当下的生活。
  • 盛时原自有巢由:盛时(繁荣的时代)原自有巢(指隐居的人,巢是鸟筑巢的地方)由(即伊尹、管仲等历史人物),意味着即使在繁荣的时代,也有像巢、伊尹、管仲这样的贤才隐退,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值得尊敬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从富贵到贫穷的转变过程,以及他在生活中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关心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中的语言简练有力,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文学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