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上蓬莱第一重,道人今夜宿芙蓉。
尘埋下界三千丈,月在西岩七十峰。
江海几年留老眼,乾坤今日寄微踪。
酒醒无限题诗意,起立层岩看万松。

【注释】

游琅琊寺:游览琅琊寺。琅琊,即琅琊山,在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南。唐宋以来,琅琊山以山水秀丽著称,是当时文人墨客吟咏的名胜之地。

偶上:偶然登上。蓬莱第一重:蓬莱山为三山之一,因有仙人居住而闻名。第一重,指最高峰。道人:道士。芙蓉:荷花。

尘埋:尘土覆盖。下界:指世俗世界。

月在西岩:月亮映照于岩石之上。岩:山石。

乾坤:天地。寄微踪:寄托于微小的踪迹。

酒醒无限题诗意,起立层岩看万松:饮酒之后,诗人思绪万千,无法抑制内心的诗意,于是站起来,站在层层叠叠的山峰之上,观看那些挺拔苍劲的万松树。

【赏析】

此诗是一首登临山水之作,作者游历琅琊,登临蓬莱山最高处,观赏了山中美景后,又到琅琊寺中留宿。第二天清晨,作者醒来,看到一轮明亮的月牙儿高悬天空,便提笔赋诗一首。全诗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首联“偶上蓬莱第一重,道人今夜宿芙蓉”。诗人游历琅琊后登上山巅,看到山上有一座道观,就在这里住宿下来。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登山、宿店的整个过程,也交代了诗人为何要在此地住一晚。

颔联“尘埋下界三千丈,月在西岩七十峰”。这是诗人登山所见之景。这里,“下界”一词用得极为贴切,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所处环境,也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诗人看到自己身处人间仙境,不禁感叹:“尘世间还有这样的地方吗?”接着他看到月亮挂在山间岩石上,映照出美丽的景色,更增添了一份诗意。诗人用“三千丈”、“七十峰”来描绘山峰之高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想象力。

颈联“江海几年留老眼,乾坤今日寄微踪”。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江海”和“乾坤”分别代表着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诗人用“留老眼”、“寄微踪”来形容自己的生命状态,既表现出他对生命的珍惜,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

尾联“酒醒无限题诗意,起立层岩看万松”。这两句诗是诗人在饮酒之后醒来时所作。他看到自己已经醉倒在床榻上,便拿起笔来写下这首诗。他看到山中那一片片挺拔苍劲的万松树,心中涌起了无限的诗意。于是他站起身来,站在层层叠叠的山峰之上,欣赏着这些苍劲挺拔的万松树。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也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山水之作,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展示诗人的创作灵感和人格魅力等方面,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