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觉神龙欲可嗟,人间水性岂容加。
往年记得徐夫子,用尽山东铁万家。
本觉神龙欲可嗟,人间水性岂容加。
往年记得徐夫子,用尽山东铁万家。
庄昶的《张秋二绝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交织的场景,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与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本觉神龙欲可嗟,人间水性岂容加。
往年记得徐夫子,用尽山东铁万家。
本觉神龙欲可嗟,人间水性岂容加。
往年记得徐夫子,用尽山东铁万家。
庄昶的《张秋二绝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交织的场景,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与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秋行 老夫携一杖,岸帻向林皋。 九月木将脱,千峰秋更高。 乾坤真寓舍,世事直秋毫。 我与巢由辈,真为莫逆交。 注释: 1. 老夫:自称,表示谦虚。 2. 携:携带。 3. 一杖:一根拐杖。 4. 岸帻:整理头巾。 5. 林皋:指树林中的空地。 6. 九月:秋季,农历的九月初至月末。 7. 木将脱:树木开始脱落叶子。 8. 万峰:形容山峦众多。 9. 秋高:秋天天空高远。 10. 乾坤:宇宙天地
孤帆兼日下,高树与秋迎。 译文:我独自的船帆在夕阳下航行,高耸的树木和秋天一起迎接我的到来。 注释:孤帆:单独的帆船;兼日下:同时在下;高树与秋迎:高高的树和秋天一同迎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自己在长芦的孤独旅程,通过描绘自己独自航行、高耸的树木和秋天一同迎接的景象,展现了自己的孤独和坚韧。 天地真能大,江山各自清。 译文:天地间真是能够如此宽广,江山景色各有其独特的清新。 注释:天地真能大
泛江和寿卿 放艇夫何意,天机忽远林。 川云元浩荡,鱼鸟自高深。 万里平生眼,三人此日心。 因思邵康节,终日打乖吟。 注释: 1、艇夫:指划船的人。 2、天机:指自然界的规律。 3、川云:指流水中的云雾。 4、邵康节:指宋代邵雍(字康节),他善于用诗词来表现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赏析: 《泛江和寿卿》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泛江”为题,通过描绘江流、云彩、鱼鸟等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句:天边闻一雁,杳杳向南徂。 译文: 在寂静的夜空中,一只孤雁划过天际,向南飞去,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愁绪。今夜西风凛冽,吹散了秋日的温暖,也带来了他乡孤独的寒意。五个人各自奔赴千里之外,却只有书信不能随行,九月之交却未能寄出一字问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夜景和孤雁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别离的凄凉之感。诗人以“天边闻一雁”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夜晚。接着
注释: 1. 细雨桄榔树,清泉苦竹根。 2. 先生说起旧时家业,风日短篱门。 3. 归计携诸友,迎舟立两孙。 4. 能寻白沙子,同醉浊醪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一封赠别信。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他的未来寄语和祝福,充满了浓厚的友情和期望之情。 “细雨桄榔树,清泉苦竹根。”首句以“细雨”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第二句“清泉苦竹根”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阁题诗坐,高怀散远秋”是要求回答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然后结合注释和译文进行分析。注意答题时不要出现错字、漏字、添字等语病现象。 本题中,“小阁题诗坐”是说诗人登上楼台,在栏杆上写下诗句;“高怀散远秋”是说诗人的胸怀豁达,思绪遥远,秋天的景色也进入他的视野。 【答案】 ①小阁:即小楼。②题诗:指登楼写诗
注释: 1. 轩腾都治凤:指任生像凤凰一样飞升。轩腾,高翔的样子,比喻升官;都治,泛指治理的地方;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 2. 淡寂祗冥鸿:意指任生像一只孤独的鸿雁,在寂静的秋空中飞翔。淡寂,形容任生心境清静,不随波逐流;祗,只是;冥鸿,即鸿鹄,一种大雁,这里借指任生。 3. 尊酒堪谁别:意为在离别时,没有什么可以送别(任生的)东西。尊酒,指美酒佳肴;谁,谁可以做;别,告别、分别。 4.
【解析】 此诗首联“江晚真堪画,烟中树树清”描绘了一幅江水晚景图。次联“两人携小桨,万里荡秋溟”写诗人与友人泛舟江上的情景。第三联“醉眼岐周凤,虚名楚国萍”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最后“西山知我意,个个矗银屏”表达了作者归隐的愿望。 【答案】 译文:江水夕阳景色宜人,如画一般美丽。烟雾弥漫,江边的树木格外清晰。我和友人二人手执小桨,乘着小船在江面上荡漾。 赏析:①“江晚真堪画,烟中树树清”
圣像寺 圣像移舟入,僧佳寺亦佳。 白云何处所,秋径此袈裟。 细雨怜棕叶,香风问橘花。 野人幽僻甚,随意宿烟霞。 【释义】 1.圣像:佛教的佛像,是供奉在寺庙中的偶像。 2.移舟入:把船移到寺院内。 3.僧佳寺亦佳:僧人很好,寺院也很美。 4.白云何处所:白云飘在哪里呢? 5.秋径:秋天的小径。 6.此袈裟:这里的衣服。 7.细雨怜棕叶:细雨中我怜爱棕树叶。 8.香风问橘花
【注释】次:跟随。观物亭:即看物亭,位于今安徽宣城,是李白的旧地,他晚年常去游赏。 江山通一雨, 深似老夫清。 稍稍花全落, 沉沉鼓未晴。 坐当新竹拜, 睡起早霞明。 知我出门懒, 连阴故有情。 【赏析】此诗为七言律诗。首二句写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三、四句点出天气阴沉的原因。五六两句写自己闲卧观赏雨天美景,而心情愉快,精神振作。七八句写诗人对这种天气的喜爱,也反映了作者旷达的胸怀
经国终能匏子甘,转漕万里出东南。 屯田果得京师计,请为朝廷拜邵庵。 注释: 1. 经国终能匏子甘(guān zǐ gān):比喻治理国家就像匏瓜一样,甘甜可口。 2. 转漕(zhuǎn cái):古代运输粮食的一种方式,通过水路将粮食从南方运往北方。 3. 京师:这里指代朝廷所在的首都。 4. 邵庵:可能是某个官员的别号或居住的地方,具体不详。 赏析:
【注释】 1、溪上:指钓鱼的河边。春云:指春天的云雾,也代指春天的水色。与浪飞:与水相映,像云在水上飞翔一样。 2、鲚(ji4)鱼:一种小型的鱼,身体扁而长,鳞细薄而光滑,尾尖稍翘,背鳍和胸鳍略呈三角形,腹鳍和臀鳍相连。体侧银白色,有黑色斑点。3、闲人:悠闲的人,指垂钓的人。 4、日出船来月出归:太阳升起时船就回来了;月亮出来时人也回去了。5、赏析:诗人以“闲人”自喻,表明自己是个悠闲自在的人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凌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瘦马:指马匹消瘦。 踏春泥:在春天的泥土上行走。 雪后郊原:郊外的原野。 绿未齐:绿色还未均匀分布。 一抹:一丝。 午烟:中午时升起的烟雾。 风隔断:被风吹断。 野鸡声:鸟叫声。 竹林西:竹林西边。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郊野中行走的情景。首句“凌兢瘦马踏春泥,雪后郊原绿未齐。”描绘了诗人小心谨慎地骑着瘦弱的马,走在刚刚下过雪的郊外田野上
注释: - 独行湘江浔:独自行走在湘江边。 - 见此丛篁幽:看到这些竹子很幽静。 - 风雨日冥晦:天气阴沉,风雨交加。 - 万雀声啁啾:万鸟齐鸣。 - 垂垂正结实:竹竿已经长到可以砍伐的程度。 - 恐为鹓雏谋:担心被用来制作官帽上的装饰物。 - 岂无九苞羽:难道没有像凤凰一样的羽毛吗? - 飞下十二楼:从天上飞下来。 - 延伫久不见:久久地等待却未见。 - 此意良悠悠:这种心情真的很悠长。 -
养庵为永兴马贞夫元题北岳霜雪干,玉汉强千寻。 南溟珊瑚枝,玄宫极幽深。 应谁见毫末,积效逾山岑。 抚卷得玩颐,隐几亦观心。 辞琢岂白玉,受厉须黄金。 无寐月自生,无觉日自沉。 回首人间世,坐骛复行吟。 枵然舍予琴,谁哉赏此音。 译文: 北岳的霜雪干涸了,就像玉带那样高耸入云。 南溟的珊瑚枝头,是那玄宫深处的幽静所在。 谁能见到毫末之处,积累的效果却能超过山峰。 抚摸书卷时可以放松身体
【注释】 苍松:苍翠的松树。许志完:人名。 箕(jī)山老人:箕山隐士。箕山,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 开卷凌乱千人呼:指画松的人众多,纷纷围观。 毕宏:唐代画家。已:已经。更谁手:还有谁能比得上。 南京:地名,今属江苏。盛:兴盛,兴旺。 元:原。 虬髯:龙须般的胡须。偃蹇(yǎn jiǎn):弯曲不伸。 老铁蟠:像老铁一样粗壮。蟠,盘屈。 雷雨苍龙木腾去:形容松树枝叶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