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官平明出建章,金羁白马多恩光。
翻身忽见草中兔,雕弓满彀如鹰扬。
四蹄蹴踏烟莎短,垂鞭缓把丝缰绾。
归来犹带上林酣,挥袂香风春日暖。

【注释】

  1. 挟弹:携带弓箭。二首:《古诗十九首》之一。
  2. 奚官:皇帝的侍从或近臣。平明:黎明。
  3. 金羁(jī):用黄金装饰马络头。
  4. 恩光:指皇帝的恩宠。
  5. 翻身:跃起,腾空而起。
  6. 草中兔:原指野兔,这里指猎取的兔子。
  7. 雕弓满彀(ɡòu):张满雕花的弓。彀,拉满弓弦。
  8. 垂鞭缓把丝缰绾:拉着马缰绳,慢慢地放马慢走。丝缰,即丝绳缰。
  9. 上林:宫名,在长安城西。
  10. 挥袂(mèi):挥动袖子。
    【赏析】
    《挟弹图二首》,乐府旧题。《古今注·音乐篇》:“汉有李延年兄弟为武帝造十二神曲,帝自造《巴俞》、《朱鹭》、《思悲翁》等歌。”《文选·枚乘<七发>》李善注引《汉官仪》:“汉武帝常于柏梁台宴群臣,作《安世房中词》十七章以赐之。其辞曰:‘……’”是也。”诗写一个侍从侍候皇帝出游打猎,并归途时还带猎物回宫的情景。“挟弹”,即持弹,表示随侍之意。“出建章”,建章宫,西汉皇宫所在,在长安城北。《三辅黄图》:“建章宫,故秦之朝宫也。武帝更名,以为休烈之所,亦曰长乐宫。”《史记·封禅书》:“自雍门以东至海,郡国百有余,而置两都尉,置朔方五郡,以备胡。”此诗当为描写汉武帝狩猎之事。
    第一首:
    奚官平明出建章,金羁白马多恩光。
    翻身忽见草中兔,雕弓满彀如鹰扬。
    四蹄蹴踏烟莎短,垂鞭缓把丝缰绾。
    归来犹带上林酣,挥袂香风春日暖。
    这是第一首,写侍从随驾出游打猎的情景。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和地点:平明,即清晨;建章宫,即今陕西西安西北的太液池。接着写随驾出行的侍从:奚官(即侍从),天刚亮就出门;马饰着金笼头,显得威武庄严。第三句写随驾打猎:忽然之间,一只草中的兔子跃入视野,于是马上展开行动:张满雕花的大弓,如雄鹰般矫健地射下那只兔子。“蹴”,“跃也”,形容兔子奔跑的样子,“蹈”则强调了它的迅猛;“四蹄”与上句的“兔”相照应;“莎”,细碎的草丛。这两句写得十分生动。“垂鞭缓把丝缰绾”一句承上启下:随着主人骑马而行,自己便缓缓地把丝缰绳放松,让马慢慢行走。这一句写出侍从的心情:他并不急于去追逐猎物,而是悠闲自在地跟在马后面,悠然而行;这两句写得十分含蓄,不露痕迹。最后两句写归途情景:“归来”,回到宫里休息;“上林”,宫名,在长安城西。《三辅黄图》:“上林苑,在长安城西,周回二十余里。”《汉书·礼乐志》:“后园桃李秋色可喜”。这句说:打猎回来,还带着猎物进宫,然后高高兴兴地在宫中饮酒。“酣”,畅饮。这一句写侍从的兴致和满足。“挥袂”,衣袖飘动貌。《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逸注:“袖拂衣袂,飘飘然若飞也。”这两句写侍从心情愉快。这几句写侍从随驾出游打猎的情景和心情是相当生动、逼真、传神的。
    第二首:
    四蹄蹴踏烟莎短,垂鞭缓把丝缰绾。
    归来犹带上林酣,挥袂香风春日暖。
    写侍从随驾出游打猎的情景。前两句写猎获物:猎得猎物,四蹄在细软的草地上飞快地跑着;侍从一边拉紧缰绳,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心中感到无比惬意。“蹴”,跳跃的意思。“烟莎”,细碎的青草。这两句写得很有层次感。“垂鞭缓把丝缰绾”一句承上启下:随着主人骑马而行,自己便缓缓地把丝缰绳放松,让马慢慢行走,同时欣赏着眼前美丽的景色。这两句写出侍从心情的惬意。“归来”、“上林”、“酣”等字词连用,渲染了一种欢快的气氛,表现出侍从的得意和满足之情。这几句描写了侍从随驾出游打猎的情景和心情是相当传神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