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筱丈人辈,沮溺同其流。
洁身匪良图,与世空沉浮。
禹稷抱大器,孜孜为时忧。
手足俱胼胝,驱驰行靡休。
水土既平治,稼穑云亦稠。
粒食惠万载,厥功孰与俦。
【注释】
荷筱:即荷叶。丈人:指孔子,古代尊称老师为丈人。沮溺:指孔子弟子仲由(字子路)和子贡(字子贡)。同其流:意谓他们与孔子一样,主张仁政。洁:清洁;图:谋。良:好。与世空沉浮:意谓他们只求清白自守,不慕荣利,随波逐流而无所追求。孜孜:勤勉的样子。时忧:对时代有忧患意识。手足俱胼胝:形容勤劳不懈,两手和两脚上都有老茧了。驱驰:奔走效劳。行:行动。靡休:没有休息的时候。水土既平治:意谓洪水已平,土地已经治理好了。稼穑:泛指耕种收获的农事活动。云亦稠:意谓庄稼长得茂密茂盛。粒食惠万载:意谓粮食使人们生活延续千年。厥功:它的功劳。孰与俦:孰能与它相比?俦:比肩的人。
【赏析】
《感兴二首》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通过咏物抒怀,借物明志、借古讽今。全诗以荷筱丈人的“洁身”和禹稷“抱大器”为例,表达了诗人对洁身自好的赞美和对勤政爱民的颂扬;通过对禹稷“孜孜为时忧”和“驱驰行靡休”的形象描写,歌颂了他们的勤勉精神和崇高品格。
全诗共八句,可分为四层意思。前六句写“荷筱丈人辈”和“沮溺同其流”,赞颂他们洁身自好的品德,同时对他们随波逐流的行为表示不满。后两句写禹稷“抱大器”和“孜孜为时忧”,赞扬他们勤政爱民的精神。最后两句写他们“手足俱胼胝”和“驱驰行靡休”,歌颂他们的勤劳精神。
第一层(一、二句),写“荷筱丈人辈”和“沮溺同其流”。
“荷筱丈人辈”,承上启下,点出主题。“荷筱”,荷花的别名,这里用来比喻君子。“丈人”指的是孔子,古代尊称老师为丈人。“沮溺”,指孔子弟子仲尼、仲由和子贡。“同其流”,意谓他们与孔子一样,主张仁政。“同其流”就是“同其德”,即共同具有一种美德。这一层主要通过比喻,写出“荷筱丈人辈”和“沮溺同其流”的美德品质。
第二层(三、四句),写“洁身匪良图,与世空沉浮”。“洁身”,清洁自身。“匪”,非。“良图”,美好的打算、规划。“与世”,随顺世俗,不违背世俗。“空”,徒然、白白地。这一层主要通过对比反衬的手法,写出“荷筱丈人辈”洁身自好、洁身非但无益于世,反而徒然地随波逐流、空度一生的错误做法。
第三层(五、六句),写禹稷“孜孜为时忧”。
“禹稷”,指夏禹和商汤,都是古代著名的贤君明主。“抱大器”,指他们怀抱治国安邦的宏伟理想。“孜孜”,勤恳努力的样子。这两句用典,表明诗人赞赏禹稷的勤政爱民的精神。
第四层(七、八句),写他们“手足俱胼胝”,以及“驱驰行靡休”。
这一层主要通过描写禹、稷两位圣君的形象,进一步歌颂他们对国计民生的重视,表现了他们的勤劳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这种勤劳精神的高度赞扬。
这首诗以荷筱丈人辈、沮溺同其流为引子,通过对比反衬的手法,写出他们洁身自好的美德,并对其随波逐流的做法予以否定。接着,用典写出禹、稷的勤奋精神,最后以禹稷的勤劳精神为结尾。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后照应,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