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蚀利剑,蓝田没良玉。
出处谅有时,光芒岂终伏。
一拂即世用,三献徒自辱。
安知莘渭间,养晦恒自足。
龙兴云亦从,梦筮若秉烛。
经济成大业,谁复继遐躅。

【注】丰城:古县名,今江西丰城。利剑,指古代的宝剑。蓝田:地名,在长安附近。良玉:指美玉。谅:诚然。出:显露、显示。处:指隐藏。时:时机。世用:指世人所用。三献:多次进献。徒:白白地,无谓地。安知:怎能知道。莘渭:即“孟母断机”,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孟子的母亲为了教育他,三次搬家到菜市场附近,以免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养晦:隐居不露,保持谦抑之德。恒自足:总是感到满足。龙兴:指帝王兴起。云从:云随风而行。秉烛:拿着蜡烛行走,指夜间行走。经济:治理国家大事。大业:伟大的事业。谁复继:还有谁敢继续呢?

【赏析】

这组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作于公元76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前后。诗人此时已年逾花甲,功成名就,却仍忧心忡忡,为国事、为百姓担忧。本诗就是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一种不满和忧虑的表现。

此诗共八句,其结构为四二二。前两句写宝剑和美玉,后六句写自己的感慨。开头二句以宝剑、良玉为喻,慨叹自己虽经磨练,却仍不能被世人理解;接着以“出处谅有时”点明人生出处自有定数,不可强求,但光芒终当显耀。然后以“一拂即世用”与“三献徒自辱”、“安知莘渭间”等句相呼应,表明自己虽有才略,但却只能被世人轻视,甚至白白地奉献给君主。末两句则以龙兴云从及梦筮比喻自己虽受君王信任,但终究不能施展抱负。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总结: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又有谁能继承下去呢?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沉郁顿挫,表达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