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灯隐壁秋魂苦,榕叶翻风桂花雨。
谁遣衰蛩上井栏,陈根一一悲相语。
崩云漏雨宵中白,皱縠窗烟锁寒碧。
铜龙咽尽东方高,浮尘穰穰城西陌。

【注释】

秋夜词:秋天的夜晚,作者在灯下创作了此诗。残灯:指已燃尽的油灯,暗喻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隐壁:隐藏在墙壁里,形容灯光昏暗。秋魂苦:秋天的思绪让人感到痛苦。

榕叶翻风桂花雨:风吹动着树叶,就像下了一场桂花雨。榕树的叶子和桂花的花香交织在一起。

谁遣衰蛩上井栏,陈根一一悲相语:是谁让那衰老的蟋蟀爬上井栏,它们一边鸣叫一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崩云漏雨宵中白,皱縠窗烟锁寒碧:乌云密布天空,雨水滴滴答答从窗户流下来,夜色中的窗户被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如同碧绿的水面。

铜龙咽尽东方高,浮尘穰穰城西陌:像铜龙似的月亮,已经沉落到了东方高高的地平线上,而城市西边的道路上却飘满了尘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秋天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首联“残灯隐壁秋魂苦,榕叶翻风桂花雨”,以残灯和桂花雨为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颔联“谁遣衰蛩上井栏,陈根一一悲相语”,则将哀愁之情融入蟋蟀的呜咽之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助。颈联“崩云漏雨宵中白,皱縠窗烟锁寒碧”,以乌云和雨水为画笔,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不安。尾联“铜龙咽尽东方高,浮尘穰穰城西陌”,则是以铜龙和浮尘为象征,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通过对秋天夜晚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审美倾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这种手法不仅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还能够加深他们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