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墙高大羡南雍,何幸来游负笈从。
秋水芙蓉齐秀出,春城桃李尽芳浓。
月斜正听堂前鼓,日暮无闻饭后钟。
自笑不才逢际遇,朗吟聊破寂寥中。
【注释】
初进南雍:初到南方的国子监。雍,古代对国子监的尊称。
宫墙高大羡南雍:宫墙高大,羡慕南方的国子监。
何幸来游负笈从:多么幸运,能够来这里读书。负笈,背着书箱,指学生。
秋水芙蓉齐秀出:秋天的水面上,芙蓉花争奇斗艳地开放。
春城桃李尽芳浓:春天的城池中,桃花、李花竞相绽放,香气浓郁。
月斜正听堂前鼓:月亮已经偏斜,我正在堂前聆听击鼓的乐声。鼓声悠扬动听。
日暮无闻饭后钟:太阳落山的时候,没有听到敲钟的声音,暗示学生在课业繁重之余还要参加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自笑不才逢际遇:自己笑自己的无能,庆幸遇到了好机会。
朗吟聊破寂寥中:大声吟诵,聊以排解寂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初到南雍时所做,表达了他对于读书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首联“宫墙高大羡南雍,何幸来游负笈从”,写诗人对南雍宫墙的高度和壮丽景色的欣赏,以及对自己能来到这里读书的庆幸之情。这里的“宫墙高”既写出了南雍的规模,也表现出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颔联“秋水芙蓉齐秀出,春城桃李尽芳浓”,则是诗人眼中的南雍美景。秋水芙蓉与春城的桃花、李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南雍的自然景色,更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诗人对南雍的喜爱之情。
颈联“月斜正闻堂前鼓,日暮无闻饭后钟”,则进一步展现了南雍的生活气息。在这宁静而又繁忙的环境中,诗人仿佛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韵律。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南雍的日常活动,更通过时间的推移,表现了诗人对于学习生活的热爱与投入。
尾联“自笑不才逢际遇,朗吟聊破寂寥中”,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一种自我调侃。虽然他自认为自己“不才”,但却有幸遇到了这个难得的机遇。而通过吟诵诗歌来排解心中的寂寞,也体现了他的乐观与豁达。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热烈,既展现了诗人对南雍的学习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也表达了他对知识的追求与热爱。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画面感的意象,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