牂牁遥接越江头,底事年来有横流。
万顷桑田千里浪,三江烟雨一渔舟。
浚川往迹嗟何在,播种无功恨未收。
想见台端今禹稷,为尧兼得十分忧。

诗句原文:

牂牁遥接越江头,底事年来有横流。
万顷桑田千里浪,三江烟雨一渔舟。

翻译与注释:

  • “牂牁”和”越江头”指的是古代的河流和起点,表达了地理位置的概念。”底事”是疑问词,用于询问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横流”是指水流方向的改变或泛滥。
  • “万顷”和“千里浪”形容了大片的农田变成了汹涌的波涛。“三江烟雨”则描绘了江南地区常见的烟雨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受。
  • “浚川往迹”、“播种无功”以及“恨未收”,表达了对过往努力未能取得成果的遗憾。
  • “想见台端今禹稷”中的“台端”是对高级官员的尊称,“禹稷”则是古代传说中的大禹和后稷,这里暗示作者期待能够像他们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
  • “为尧兼得十分忧”中的“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象征着圣明和治理能力。“兼得十分忧”表明作者担忧水患可能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水患问题的关切和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万顷桑田千里浪”和“三江烟雨一渔舟”,生动地展现了水患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同时,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禹和稷的治水功绩,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治理和人民福祉的深深关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精炼,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