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一池水,色与银河同。
问子为谁氏,从师向此中。
短檠非世业,破笠是家风。
回首唐虞际,浮云点太空。
注释:
昆仑一池水,色与银河同。
问子为谁氏,从师向此中。
短檠非世业,破笠是家风。
回首唐虞际,浮云点太空。
译文:
昆仑山上的一池水,颜色和银河一样清澈。
你是谁家的子弟,跟我从师学习在这里。
你使用的灯台不是用来谋生的技艺,你头上戴着的草帽是世代相传的习惯。
回头望去看唐尧舜禹的时代,天空中的白云飘荡在广阔的太空。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次韵秋兴八首》之一。诗人在长安作客期间,因时值深秋,而引发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写下了这首咏物诗。全诗通过描写诗人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关注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
首句“昆仑一池水,色与银河同。”开篇以“昆仑”作为背景,将目光投向了广袤无垠的宇宙空间,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国家前景的担忧。第二句“问子为谁氏,从师向此中。”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心境,他询问对方的身份和来历,并表示愿意跟随对方学习。这里的“问子”既指提问的对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疑惑和不安。第三句“短檠非世业,破笠是家风。”诗人进一步展开思考,指出自己的短檠并非用来谋生的工具,而破笠则是家族的传统习惯。这里既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透露出他对家庭传统的珍视。最后一句“回首唐虞际,浮云点太空。”诗人将目光转向遥远的过去,感叹时光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